《用斯远韵寄赵湖州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6 12:27:24

窜迹穷阎底,求交四海中。

为怀黄阁老,长咏白蘋风。

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

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窜迹穷阎底,求交四海中。 为怀黄阁老,长咏白蘋风。 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 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

白话文翻译:

隐匿行迹于偏僻之地,却寻求与四海之内的朋友交往。 因为怀念黄阁老,长久地吟咏着白蘋风的诗句。 远离官禄岂能依赖,我自身尚未找到最终的归宿。 何山的道场山麓,正是属于您的管辖之地。

注释:

  • 窜迹:隐匿行迹。
  • 穷阎:偏僻的地方。
  • 黄阁老:指高官,这里可能指某位尊敬的长者或官员。
  • 白蘋风:指诗句或诗风,蘋风可能指清新自然的风格。
  • 远禄:远离官禄,指不依赖官职俸禄。
  • 未适终:尚未找到最终的归宿或目标。
  • 何山道场麓:何山的一个道场(修行之地)的山麓。
  • 政尔:正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用斯远的韵脚写给赵湖州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隐居期间所作,他当时可能因为政治原因或其他个人原因选择了隐居生活,但内心仍然渴望与外界的朋友交流和沟通。诗中提到的“黄阁老”可能是他怀念的一位重要人物,而“白蘋风”则是他对自己诗风的自喻。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赵蕃在隐居生活中的复杂情感。首句“窜迹穷阎底,求交四海中”揭示了他隐匿行迹的同时,内心却渴望与四海之内的朋友交往,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孤独。第二句“为怀黄阁老,长咏白蘋风”表达了他对某位尊敬的长者的怀念,并通过“白蘋风”自喻自己的诗风清新自然。后两句“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则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赵湖州的期待和信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赵蕃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窜迹”和“穷阎”描绘了隐居的孤独和偏僻,而“求交四海中”则表达了内心的渴望和对外界的向往。
  • 第二句中的“黄阁老”和“白蘋风”分别代表了怀念和自喻,情感丰富。
  • 第三句“远禄宁堪藉,吾身未适终”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 末句“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则是对赵湖州的期待和信任,希望对方能理解和支持自己。

修辞手法:

  • 比喻:“白蘋风”比喻自己的诗风。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窜迹”对“求交”,“远禄”对“吾身”。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怀念和期待,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窜迹穷阎底”:隐居的孤独和偏僻。
  • “白蘋风”:清新自然的诗风。
  • “何山道场麓”:修行之地的宁静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阁老”指的是什么? A. 高官 B. 诗人 C. 朋友 D. 隐士

  2. “白蘋风”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诗风 B. 风景 C. 心情 D. 生活

  3. 诗的末句“何山道场麓,政尔属君公”表达了对谁的期待? A. 黄阁老 B. 赵湖州 C. 斯远 D. 自己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隐居诗作,如《隐居》等。
  • 其他宋代诗人的隐居诗,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隐居诗与陆游的隐居诗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宋代隐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