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寄肖云溪》
时间: 2024-12-31 16:52: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寄肖云溪
作者: 卢青山
二月如尘霏细雨,略识微寒,浸浸青衫缕。
鬓上东风萦不去,咿喁似与人私语。
记得云溪春楚楚,便向天涯,不异山中住。
日作春词勤寄取,乞君诵与桃花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二月的细雨如轻尘飞扬,微微带着寒意,浸湿了我的青衫。
耳边的东风萦绕不去,仿佛在低声与我私语。
我记得云溪春天的美丽,向远方天涯的旅途与山中生活无异。
我每天写春天的诗词,恳求你将它们诵读给桃花树听。
注释
字词注释:
- 如尘霏细雨:形容细雨轻如尘埃,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 浸浸青衫缕:青衫被雨水浸湿,形容天气潮湿。
- 鬓上东风萦不去:耳边的东风久久不去,象征着思念的情感。
- 咿喁:低声细语,表现出一种亲密的交流。
- 楚楚: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象。
- 乞君诵与桃花树:恳求对方把诗念给桃花树,象征诗与自然的融合。
典故解析:
- “桃花树”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而闻名。其作品常融入自然元素,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索。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雨的轻柔和思念的情感,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春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 寄肖云溪》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以细雨和寒意展现了二月的气候,细雨如尘,浸湿青衫,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的氛围。接着,东风的萦绕与低语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温柔,仿佛在告诉我们,尽管身处异地,心中那份情感依然紧密相连。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回忆起云溪的美丽,仿佛在追溯那段快乐的时光。诗中提到“便向天涯,不异山中住”,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不同地方,心灵却是相通的。最后,诗人坦诚地希望将自己创作的春词寄给友人,并恳求友人将其念给桃花树,这一细节不但传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月如尘霏细雨:描绘了二月的微雨,细腻而柔和。
- 略识微寒,浸浸青衫缕:微寒的气味浸润了衣衫,感受到春天的湿润与清新。
- 鬓上东风萦不去:东风吹拂,缠绵不去,表达思念的情感。
- 咿喁似与人私语:东风轻声细语,似乎在倾诉心中的秘密。
- 记得云溪春楚楚:回忆春天的美好,向往那种宁静的生活。
- 便向天涯,不异山中住:虽然身在异地,心中却依然留恋过去的时光。
- 日作春词勤寄取:每天写春日的诗词,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乞君诵与桃花树:希望友人能传递这份情感,吟诵给春天的象征——桃花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如尘霏细雨”比喻春雨的细腻与轻柔。
- 拟人:东风被拟人化,仿佛在与人交流,增加了情感的温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温柔与细腻的情感。
- 青衫:代表青春与活力。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温暖的情感。
- 桃花树: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衫”象征什么? A. 年轻与活力
B. 哀愁
C. 冷漠
D. 财富 -
“东风萦不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思念
C. 快乐
D. 平静 -
诗人希望友人做什么? A. 送他礼物
B. 念诗给桃花树听
C. 一起游玩
D. 写信给他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相比,卢青山的《蝶恋花》在情感上更加细腻,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春晓》则更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两者在描写春天的美丽上各有千秋,但体现的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