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纪艳十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05:1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氏三娘双姊妹,
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
梵字阑干花影碎,
妆楼恰与春波对。
两小后堂曾博簺,
阿母帘前,此日教重会。
传语翾风空至再,
蝉钗只靠秋千背。
白话文翻译
刘家有三位娘娘,双胞胎姐妹,
她们生活在鸡鸣埭,繁华的小镇上。
梵文的栏杆上花影摇曳,
妆楼恰好映照着春天的波浪。
小时候我们在后堂一起玩耍,
今天母亲在帘子前教我们重聚。
传话的风儿轻轻吹来,
蝉鸣的钗子只靠在秋千背上。
注释
- 刘氏三娘:指刘家三位女性,通常指的是姐妹。
- 鸡鸣埭:地名,形容一个繁华的小镇或村落。
- 梵字阑干:指装饰有梵文的栏杆,象征着美丽和文化。
- 妆楼:指化妆的楼阁,这里用以形容女子的闺房。
- 博簺:古时博弈的游戏,这里指姐妹们的玩耍。
- 阿母:母亲的称呼。
- 传语翾风:风中传递的消息。
- 蝉钗:一种耳饰,形容蝉鸣声和美丽的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5年-约1711年),字绶之,号白溪,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蝶恋花》是陈维崧在清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的家庭生活和社会风俗。诗中描绘的细腻情感和春日景象,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蝶恋花 纪艳十首 其一》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双姊妹的生活情景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以“刘氏三娘双姊妹”引入,生动勾勒出两位姐妹的形象,紧接着“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环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梵字阑干花影碎”展现了宁静优雅的氛围,“妆楼恰与春波对”则描绘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
在情感的流露上,诗人通过回忆“后堂曾博簺”来表达对童年纯真时光的怀念,同时“阿母帘前,此日教重会”则进一步强调母亲在姐妹生活中重要的角色。最后两句“传语翾风空至再,蝉钗只靠秋千背”则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似乎在说时光流转,姐妹间的情谊依然在风中回荡。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融合了家庭、友情与自然,展现了清代社会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并存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刘氏三娘双姊妹:开篇直接点名,设定了人物关系。
- 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描绘了生活环境,暗示繁华与美好。
- 梵字阑干花影碎:使用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优雅的生活情境。
- 妆楼恰与春波对: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两小后堂曾博簺:回忆童年时光,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阿母帘前,此日教重会:引入母亲的角色,强调家庭的温暖。
- 传语翾风空至再:描绘传递消息的轻松氛围。
- 蝉钗只靠秋千背:用物象结束,留给读者余韵。
修辞手法:
- 比喻:“梵字阑干花影碎”比喻生活的美好与细腻。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传达的“翾风”仿佛具有人性,使整个场景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与对家庭温情的向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娘:象征女性的温柔与柔情。
- 花影: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春波:代表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秋千:象征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氏姐妹的家住在哪里?
- A. 鸡鸣埭
- B. 春江
- C. 梵字阑干
-
诗中提到的“妆楼”指的是?
- A. 化妆的楼阁
- B. 学校
- C. 花园
-
传递信息的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时间的流逝
- C. 母亲的教导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陈维崧与李清照在诗歌中都展示了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绘,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悲伤与忧愁,而陈维崧则在温暖中透出淡淡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陈维崧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