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微之》

时间: 2025-01-01 16:08:21

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

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在岂有相逢日,
未死应无暂忘时。
从此三篇收泪后,
终身无复更吟诗。

白话文翻译

今生再也没有相见的日子,
在我未死之前,应该不会有忘记的时光。
从此三篇诗作收泪之后,
终身再也不会吟咏诗词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岂有:难道有。
  • 相逢日:相见的日子。
  • 未死:尚未去世。
  • 暂忘时:一时忘却的时光。
  • 三篇:指三首诗作,可能是为逝者所作。
  • 收泪:止住眼泪。
  • 终身无复:一生再也没有。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离别与怀念的普遍感慨,反映了诗人面对死亡与失去的深切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哭微之》是白居易在失去友人微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悲痛,也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生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哭微之》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疑问,表达出对再相逢的渴望和对失去的无奈。接下来的句子,诗人道出了在未死之前,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易逝结合在一起,令人深思。

“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一语道尽了诗人因悲痛而无法继续创作的心境。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追忆,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细腻的情感。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伤感与对友谊的珍视,深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在岂有相逢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见的希望是渺茫的。
  2. 未死应无暂忘时:表明即使在生前,诗人也难以忘却与友人的情谊。
  3. 从此三篇收泪后:指的是因悲痛而写下的三首诗,象征着内心的悲伤与哀悼。
  4. 终身无复更吟诗:决心从此不再作诗,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相逢日”与“暂忘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反问:开头的“岂有”是反问,增强了失落感。
  • 夸张:终身不再吟诗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微之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体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的深切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相逢: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代表悲伤与怀念。
  • 吟诗:象征着诗人的创作生命,以及因悲痛而无法继续的失落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未死应无暂忘时”意思是:
    A. 诗人在生前不会忘记。
    B. 诗人对死者的怀念。
    C. 诗人没有思念。

  2. “从此三篇收泪后”的含义是:
    A. 诗人写了三首诗。
    B. 诗人不再创作。
    C. 诗人流泪后写诗。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离别的思念。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哭微之》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表现对友人的哀悼,后者则是对生命的豪放态度,二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