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

时间: 2025-01-04 12:03:23

别来王阁老,三岁似须臾。

鬓上斑多少,杯前兴有无。

官从分紧慢,情莫问荣枯。

许入朱门否,篮舆一病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来王阁老,三岁似须臾。
鬓上斑多少,杯前兴有无。
官从分紧慢,情莫问荣枯。
许入朱门否,篮舆一病夫。

白话文翻译:

自从分别后,王阁老已经三年,
可这三年却像瞬息一样。
鬓发上已经有多少白发,
在酒杯前,兴致又有多少呢?
官职的升降也只在于分配的快慢,
感情的变化又何必去问荣华与衰败?
您是否愿意让我进入朱门?
我这个一病不起的可怜人就像一辆篮舆。

注释:

  • 王阁老:指王尹,是白居易的朋友,王建为人老成持重,有声望。
  • 须臾:形容时间极短,瞬间。
  • 鬓上斑多少:指鬓发中已出现的白发,象征年岁已高。
  • 杯前兴有无:在酒杯面前,心情的兴致是否依然存在。
  •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象征权势和地位。
  • 篮舆:指用竹子编制而成的轿子,代指病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他的诗作中常带有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关怀民生。

创作背景: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作于白居易与朋友王尹相聚前,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对王阁老王尹的问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岁月的无奈和人生的感慨。

开头两句“别来王阁老,三岁似须臾”以对时间的感慨为引,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时间的飞逝。这里“须臾”一词强调了三年在时间长河中的微不足道,让人感受到生命短暂。接下来的“鬓上斑多少,杯前兴有无”,则通过白发和酒兴的对比,表现了人生的沉重与欢乐的稀少,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官从分紧慢,情莫问荣枯”则揭示了官场的变迁与人际关系的复杂,官职的升降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但归根结底,人生的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不必过于在意。最后一句“许入朱门否,篮舆一病夫”更是将个人的苦境与对友人的期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既希望能得到友人的接纳,又自嘲自己如同一位病弱的旅人。

整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来王阁老,三岁似须臾。

    • 诗人与朋友分别已久,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惊惧,三年似乎转瞬即逝。
  2. 鬓上斑多少,杯前兴有无。

    • 诗人看到自己鬓发中的白发,感慨时光无情;同时在酒杯前反思自己的兴致,暗示对生活的失落。
  3. 官从分紧慢,情莫问荣枯。

    • 官位的得失与个人情感的变化,都是命运的安排,不必过于纠结于荣华富贵。
  4. 许入朱门否,篮舆一病夫。

    • 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仿佛一个病弱之人渴望被接纳。

修辞手法:

  • 对比:白发与酒兴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变化。
  • 比喻:用“篮舆”形容病弱的自己,增添了诗的意象感与生动性。
  • 排比:通过对不同情景的描述,形成一种节奏感,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友情和人生无常的反思,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人对于友谊和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王阁老:象征着老友与珍贵的情谊。
  • 白发:象征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衰老。
  • 酒杯:象征欢乐和时光的流逝。
  • 朱门:象征权势和地位的追求。
  • 篮舆:象征脆弱与对温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阁老”指的是谁?

    • A. 白居易
    • B. 王尹
    • C. 李白
  2. 诗中“鬓上斑多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权力的渴望
  3. “许入朱门否,篮舆一病夫”中的“篮舆”指的是什么?

    • A. 轿子
    • B. 马车
    • C. 船

答案:

  1. B. 王尹
  2. A.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A. 轿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与《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后者则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