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衣鸟 太常东署门,连垣接亲卫。 中有怪大鸟,好作犬号吠。 悲啸无时徙,吉凶须意对。 非有伯劳沈,良无子规废。 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沈昧。
白话文翻译:
在太常东边的官署门前,高墙连绵,与亲卫的住所相接。 那里有一只奇怪的大鸟,喜欢像狗一样吠叫。 它悲伤的叫声不时传来,似乎能预示吉凶。 它并非伯劳鸟的沉静,也不是子规鸟的废鸣。 在开天辟地时杀人的地方,阴风让人感到深沉的昏暗。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常:古代官职名,掌管宗庙礼仪。
- 东署门:东边的官署大门。
- 连垣:连绵的墙。
- 亲卫:皇帝的近卫军。
- 怪大鸟:指一种奇特的大鸟。
- 犬号吠:像狗一样吠叫。
- 悲啸:悲伤的叫声。
- 吉凶须意对:似乎能预示吉凶。
- 伯劳沈:伯劳鸟的沉静。
- 子规废:子规鸟的废鸣。
- 开天杀人处:指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时杀人的地方。
- 阴风觉沈昧:阴风让人感到深沉的昏暗。
典故解析:
- 伯劳沈:伯劳鸟是一种鸣禽,其鸣声沉静,常用来比喻沉静或沉默。
- 子规废:子规鸟即杜鹃,其鸣声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废鸣指其鸣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他的作品以戏剧最为著名,如《牡丹亭》等,诗文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或是借鸟喻人,表达对时局或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汤显祖任职太常寺期间所作,通过对一只怪鸟的描述,隐喻当时的政治环境或个人遭遇,表达了对时局的不安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只怪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敏感观察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怪大鸟”的形象奇特,其“犬号吠”的行为更是引人注目,这种异乎寻常的描写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神秘和不安的氛围。而“悲啸无时徙,吉凶须意对”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感,似乎这只鸟的叫声能够预示吉凶,这种超自然的联想,反映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两句“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沈昧”则将这种不安和神秘感推向了高潮,通过对古代传说中的恐怖场景的联想,强化了诗歌的阴郁和沉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常东署门,连垣接亲卫。
- 描述了太常寺东边的官署门前,高墙连绵,与亲卫的住所相接。
- 中有怪大鸟,好作犬号吠。
- 描述了一只奇怪的大鸟,喜欢像狗一样吠叫。
- 悲啸无时徙,吉凶须意对。
- 描述了这只鸟悲伤的叫声不时传来,似乎能预示吉凶。
- 非有伯劳沈,良无子规废。
- 指出这只鸟并非伯劳鸟的沉静,也不是子规鸟的废鸣。
- 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沈昧。
- 描述了在开天辟地时杀人的地方,阴风让人感到深沉的昏暗。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鸟的叫声拟人化为“犬号吠”,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比喻:用“伯劳沈”和“子规废”来比喻不同的鸟鸣,增加了诗歌的象征意义。
- 对仗:诗中“悲啸无时徙,吉凶须意对”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一只怪鸟的描述,隐喻了作者对时局或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和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怪大鸟:象征着神秘和不安。
- 犬号吠:象征着异乎寻常和不安。
- 悲啸:象征着悲伤和不安。
- 开天杀人处:象征着恐怖和不安。
- 阴风:象征着深沉的昏暗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怪大鸟”喜欢做什么? A. 像狗一样吠叫 B. 像猫一样叫 C. 像鸟一样鸣叫 D. 像人一样说话 答案:A
-
诗中的“伯劳沈”和“子规废”分别指什么? A. 伯劳鸟的沉静和子规鸟的废鸣 B. 伯劳鸟的废鸣和子规鸟的沉静 C. 伯劳鸟的鸣叫和子规鸟的沉默 D. 伯劳鸟的沉默和子规鸟的鸣叫 答案:A
-
诗的最后两句“开天杀人处,阴风觉沈昧”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不安 D. 对过去的回忆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夜晚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汤显祖的《锦衣鸟》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或个人命运的感慨。
- 汤显祖的《锦衣鸟》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或对未来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全部作品,包括诗、文、戏剧等。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