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杂兴七首 其五》

时间: 2025-01-06 10:48:44

大同民习悃无华,轩冕浮云重世家。

巷被空花明吉贝,屋披云构战繇衙。

稻田秋敛冬还种,药圃菁芳雨更嘉。

一斗桑麻半樽酒,兴如沧海没津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琼台杂兴七首 其五
作者: 邢宥

大同民习悃无华,
轩冕浮云重世家。
巷被空花明吉贝,
屋披云构战繇衙。
稻田秋敛冬还种,
药圃菁芳雨更嘉。
一斗桑麻半樽酒,
兴如沧海没津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大同地区的人们淳朴无华的风俗习惯,富贵的家族犹如浮云,短暂而不实。在街巷中空花落地,明亮的贝壳显得格外珍贵;屋子里云彩般的构造,像是战斗的官衙。稻田在秋季收敛,冬天又重新种植;药圃里的草药在雨水滋润下更加芬芳。一斗桑麻的收成,加上一半樽的美酒,兴致就如同大海般浩瀚,无边无际。

注释:

  • 悃无华: 形容民俗淳朴,没有华丽的表象。
  • 轩冕: 指高贵的地位和权势。
  • 巷被空花: 意指街道上空荡荡的花瓣,象征空无和虚幻。
  • 云构战繇衙: 形容房屋的构造如同云朵一般,战斗的官衙则是指权力的象征。
  • 菁芳: 指草药生长得鲜嫩和芳香。
  • 兴如沧海没津涯: 形容兴致和情感的广阔,无垠无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邢宥,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其诗风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关注民生,语言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期,诗人通过描写大同地区的民俗风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浮华世态的批判,反映出他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通过对大同地区民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本质的观察与思索。诗的开头两句,表现了民众的淳朴和对世俗权势的冷漠,鲜明地对比了普通百姓与豪门世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权贵阶层浮华的讽刺。接下来的描写中,巷道的空花和屋内的云构,象征着虚无与不切实际,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诗中提到的稻田和药圃,则透露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与依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最后一句“一斗桑麻半樽酒”,既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整体来看,诗歌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又不乏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其情感基调在严肃与欢愉之间取得了平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同民习悃无华:大同地区的民众习惯淳朴,没有华丽的外表。
  2. 轩冕浮云重世家:世家大族就像浮云一样,虽然看似高贵却实质空虚。
  3. 巷被空花明吉贝:街道上满地的空花,象征着落空的美好和珍贵。
  4. 屋披云构战繇衙:房屋的构造如同云朵,喻指官衙的威严与虚幻。
  5. 稻田秋敛冬还种:稻田在秋天收获后,冬天又继续播种,表现自然的循环。
  6. 药圃菁芳雨更嘉:药圃中的草药因雨水而更加香气四溢。
  7. 一斗桑麻半樽酒:丰收的桑麻与美酒相伴,象征着丰盈的生活。
  8. 兴如沧海没津涯:兴致如同大海一般,无边无际,表达了心境的开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轩冕浮云”,比喻世家大族的浮夸与虚幻。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象征:空花、药圃等意象象征着生活的富饶和自然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大同民俗、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真实生活的向往,批判了世俗的浮华与虚假,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民习:象征淳朴的民风。
  • 轩冕:代表权贵和世俗的豪华。
  • 稻田:象征丰饶与劳动。
  • 药圃:代表自然的恩赐与人类的智慧。
  • 桑麻:象征农田的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赞美权贵
    • B. 批判浮华社会
    • C. 描写自然风光
    • D. 表达个人情感
  2. “轩冕浮云”比喻了什么?

    • A. 普通百姓
    • B. 世家大族的虚幻
    • C. 自然的美好
    • D. 诗人的理想
  3. “一斗桑麻半樽酒”中的“桑麻”指的是什么?

    • A. 酒
    • B. 丰收的农作物
    • C. 大海
    • D. 药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与王维的《田园诗》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邢宥年谱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