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叔异曲江矶叔异已赴官矣题其壁 赵蕃 〔宋代〕 故人去适梅花外,客子来哦桂树秋。 欲寄一行无雁过,漫题数字答蛩幽。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故人已经离开,前往梅花盛开的地方,而我这个旅人,却在秋天吟咏着桂树。想要寄出一封信,却没有雁儿飞过,只能随意在墙上题写几个字,回应那幽静的蟋蟀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去适:离开前往。
- 梅花外:指梅花盛开的地方。
- 客子:旅人,作者自指。
- 哦:吟咏。
- 桂树秋:指秋天桂树的景象。
- 欲寄一行:想要寄出一封信。
- 无雁过:没有雁儿飞过,暗喻无法传递书信。
- 漫题数字:随意在墙上题写几个字。
- 答蛩幽:回应那幽静的蟋蟀声。
典故解析:
- 无雁过:古代有“雁足传书”的典故,指雁儿可以传递书信,这里反用其意,表示无法传递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这首诗是赵蕃在拜访友人叔异时所作,叔异已经赴官,赵蕃在其居所的墙壁上题诗留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无法传递书信而感到的无奈。诗中通过梅花、桂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秋日的寂寥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传递书信的无奈。诗中“故人去适梅花外”一句,既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又暗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客子来哦桂树秋”则展现了作者独自吟咏的孤寂形象,桂树秋景更增添了诗中的萧瑟之感。后两句“欲寄一行无雁过,漫题数字答蛩幽”,巧妙地运用了“无雁过”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无法传递书信的遗憾,而“漫题数字”则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随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人去适梅花外”:故人已经离开,前往梅花盛开的地方,这里既是对友人离去的描述,也暗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客子来哦桂树秋”:我这个旅人,却在秋天吟咏着桂树,这里展现了作者独自吟咏的孤寂形象,桂树秋景更增添了诗中的萧瑟之感。
- “欲寄一行无雁过”:想要寄出一封信,却没有雁儿飞过,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无雁过”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无法传递书信的遗憾。
- “漫题数字答蛩幽”:只能随意在墙上题写几个字,回应那幽静的蟋蟀声,这里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随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故人去适梅花外,客子来哦桂树秋”两句,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典故:“无雁过”运用了“雁足传书”的典故,反用其意,表达了无法传递书信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无法传递书信的无奈。通过梅花、桂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秋日的寂寥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这里指友人离去的地方。
- 桂树: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孤寂,这里指作者独自吟咏的场景。
- 雁:象征着传递书信的使者,这里反用其意,表示无法传递书信。
- 蛩:蟋蟀,象征着幽静和孤寂,这里指作者回应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人去适梅花外”中的“去适”是什么意思? A. 离开前往 B. 适合 C. 舒适 D. 适应 答案:A
-
诗中“欲寄一行无雁过”中的“无雁过”运用了什么典故? A. 雁足传书 B. 鸿雁传书 C. 雁过拔毛 D. 雁过留声 答案:A
-
诗中“漫题数字答蛩幽”中的“蛩”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蝉 C. 蛙 D. 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涧泉日记》:与赵蕃齐名的诗人韩淲的作品,可以了解同一时期的诗人风格。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的怀旧之作,与赵蕃的思念之情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赵蕃《过叔异曲江矶叔异已赴官矣题其壁》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无法传递书信的无奈,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深入了解宋诗的风格和特点。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全部诗作,可以全面了解其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