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黄叶》
时间: 2025-01-04 07:43: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漏迟
黄叶
邓潜 〔近代〕
额黄山一角,凭谁衬出,疏林高树。
最好斜阳,点缀晚鸦无数。
一片金迷纸醉,偏动了芜城愁赋。
愁欲诉。蝉鸣向晚,汉宫秋暮。
年来怕过亭皋,为瘦尽诗心,夜寒吟苦。
笠子堆边,忍话绿阴前度。
桴鼓连村未歇,问家在江南何处。
飞梦去。敲窗又惊风雨。
白话文翻译:
在黄山的一角,谁能映衬出那稀疏的树林和高大的树木。
最美的还是斜阳,点缀着无数的晚归乌鸦。
一片金色的迷醉,触动了我心中的愁绪。
愁绪想要诉说,蝉鸣声在傍晚响起,仿佛回到了汉宫的秋暮。
这些年来我害怕经过亭子,因其已消磨了我诗人的心,夜里吟唱得异常艰苦。
在堆放着笠子的地方,忍不住想起往日绿荫的情景。
村子里的桴鼓声连绵不绝,我想问问家在江南的何处。
飞梦已去,又在窗外敲打着惊人的风雨。
注释:
- 额黄山:指黄山的一部分,表现出自然景色的雅致。
- 斜阳:夕阳,象征着暮年和时间的流逝。
- 金迷纸醉:形容金色的秋叶如醉酒般迷人,同时也暗含诗人的愁绪。
- 蝉鸣:蝉的鸣叫声,常用以渲染夏末秋初的意境。
- 汉宫秋暮:提及汉朝的宫殿,寓意深远,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潜,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曾任职于民国时期的教育机构。他的诗歌多表现出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玉漏迟》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邓潜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金色的秋天的黄昏。他以黄山的美丽景色为背景,衬托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愁苦。诗中的“斜阳”和“晚鸦”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感慨。金色的叶子如醉酒般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醉人的美,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诗人内心的愁绪。
在诗中,“愁欲诉”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他渴望倾诉却无处诉说。随着蝉鸣的响起,诗人又回忆起汉宫的秋暮,传达出对历史的悠远思考与对往日的怀念。同时,诗中“年来怕过亭皋”的自述,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无奈与疲惫。“笠子堆边”更是描绘出一种生活的琐碎与平淡,犹如古往今来的无数诗人一般,陷入对时间的思索与对家乡的眷恋。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情感的铺陈上都极具感染力,展现了自然与人事交融的深厚底蕴,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额黄山一角:描绘出黄山的一隅,暗示自然的静谧。
- 凭谁衬出,疏林高树: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谁能将其衬托得更美。
- 最好斜阳,点缀晚鸦无数:斜阳映照下的乌鸦,增添了景色的动感。
- 一片金迷纸醉:金色的叶子如醉酒般的美景,令人陶醉。
- 偏动了芜城愁赋:触发了心中隐秘的愁绪。
- 愁欲诉:愁绪欲言又止的无奈。
- 蝉鸣向晚,汉宫秋暮:蝉鸣声中引发对历史的遐想。
- 年来怕过亭皋:对往日的回忆充满了不安与恐惧。
- 为瘦尽诗心,夜寒吟苦:诗人因愁苦而无法创作,夜晚吟唱显得更加艰难。
- 笠子堆边,忍话绿阴前度:在笠子旁边,忍不住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 桴鼓连村未歇,问家在江南何处:村中鼓声未停,心中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
- 飞梦去,敲窗又惊风雨:梦境已逝,窗外的风雨又令心绪不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迷纸醉”,比喻秋叶的美丽与醉人。
- 拟人:蝉鸣似乎在向人倾诉,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笠子堆边,忍话绿阴前度”,工整有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日美好的追忆,展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时间的流逝。
- 斜阳:暗示夕阳西下,象征着人生的晚期。
- 晚鸦:象征着归属与孤独。
- 金叶: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美丽。
- 蝉鸣: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漏迟》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邓潜
- C. 杜甫
-
诗中提到“斜阳”,它象征着什么?
- A. 早晨
- B. 黄昏
- C. 中午
-
“愁欲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
- 《静夜思》:描绘了月夜下的孤独,情感虽相似,但意象和背景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近现代诗词流派研究》
- 《邓潜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