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旧院有十二娘戏作此解贻之》
时间: 2025-01-04 10:19: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漏迟 旧院有十二娘戏作此解贻之
作者: 杜文澜 〔清代〕
信风吹已半,三三径里,盼花重转。
馆认琅玕,闲把玉箫双按。
修到扬州月样,又添了十分清艳。
钗凤软。珠帘卷尽,画阑敲遍。
别后素手调筝,想暗减朱弦,一丝幽怨。
镇日相思,三笑四愁频换。
鳞素空烦六六,怕人去红楼春倦。
凝望眼。巫山断云飞远。
白话文翻译:
信风已经吹了半天,在那三条小径上,盼望花儿再度盛开。
馆中认得琅玕,闲来无事把玉箫轻轻按响。
经过扬州的月夜,景色又添了几分清丽。
钗凤轻柔,珠帘已卷尽,画阑上敲打声响遍。
别后她手调筝曲,想起那朱弦似乎减弱,流露出一丝幽怨。
整日相思,三笑四愁轮流变换。
鳞素空烦恼无边,怕人离去,红楼春色已倦。
凝望着远处,巫山的云彩飞得遥远。
注释:
- 信风: 指的是轻柔的风。
- 琅玕: 一种美玉,象征美好的事物。
- 扬州: 以美丽的月色闻名的城市,象征繁华。
- 钗凤: 形容头饰的轻柔,暗指女子的娇美。
- 调筝: 指弹奏古筝,表达情感。
- 红楼: 指代美好的青春或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文澜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写女子的情感与生活,作品多涉及爱情、思念等主题。其诗清丽而富有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情感的交织与思念的复杂心理,表现出诗人在旧院中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玉漏迟》是一首融合了细腻情感与优美意象的诗作。开篇以“信风吹已半”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温柔的风中悄然流逝。接着,通过“盼花重转”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诗中提到的“琅玕”和“玉箫”,则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紧密联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在细腻描绘中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特别是在“别后素手调筝,想暗减朱弦”的句子中,诗人通过音乐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情感的流露似乎让人心痛。最后的“巫山断云飞远”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写,也是对远方思念的寄托,表达了对爱人难以相见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信风吹已半: 描述风轻轻吹拂,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三三径里,盼花重转: 在小径中等待花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 馆认琅玕: 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认可与珍惜。
- 闲把玉箫双按: 无所事事时,轻声吹奏箫,展现闲适的生活。
- 修到扬州月样: 描绘月夜下扬州的美丽景色。
- 钗凤软: 形容女子的柔美。
- 别后素手调筝: 离别之后,调琴以寄情绪。
- 镇日相思: 日复一日的思念。
- 凝望眼: 远望的情景,寄托着深情与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 “钗凤软”比喻女子的柔美。
- 拟人: “信风”赋予了风以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惆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 信风: 代表轻柔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
- 琅玕: 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 玉箫: 代表音乐与情感的深度表达。
- 扬州月: 象征美丽与繁华的生活。
- 巫山断云: 代表遥远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琅玕”是什么的象征?
a) 美好的事物
b) 远方的思念
c) 悲伤的情感 -
“钗凤软”描绘了什么?
a) 头饰的美丽
b) 自然的景色
c) 离别的情感 -
诗中“镇日相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忧愁
答案: 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杜文澜的《玉漏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杜文澜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清照则透出更多的忧伤与坚定。两者在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