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赠信安郑道人
作者: 贯休 〔唐代〕
原文展示:
貌古似苍鹤,心清如鼎湖。
仍闻得新义,便欲注阴符。
点化金常有,闲行影渐无。
杳兮中便是,应不食菖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外表古老,像苍鹤一样;内心却清澈,像鼎湖的水一样。听闻新义理,便想在阴符上注解。点化的金子常常存在,闲逛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那渺茫的地方便是,应该是不吃菖蒲的。
注释:
- 貌古:外表古老。
- 苍鹤:指一种长寿的鸟,象征高洁。
- 心清:内心清澈。
- 鼎湖:古代传说中的灵湖,象征清净。
- 新义:新的道理或义理。
- 阴符:道教经典,象征深奥的道理。
- 点化:启发、教导。
- 金常有:金子常有,指智慧和真理。
- 闲行:无所事事的游荡。
- 杳兮:渺茫。
- 菖蒲:古代用作祭品,象征不洁。
典故解析:
- 苍鹤:在古代文化中,苍鹤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
- 阴符:出自《阴符经》,是道教经典,讨论宇宙和生命的奥秘。
- 菖蒲:在古代文学中,菖蒲常被用来代表不洁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字惟韶,号无闷,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人物,擅长诗歌、书法,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贯休晚年,可能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对清净心境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与道家思想的亲密关系。开篇以“貌古似苍鹤”形容郑道人,突显其外形的古老与高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心清如鼎湖”,不仅强调了其内心的清净,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提到“仍闻得新义”,这显示出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便欲注阴符”则揭示了他想要将所学的智慧融入到经典中,体现了诗人对道教经典的尊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教义的思考与理解。
“点化金常有,闲行影渐无”,这句强调了智慧的宝贵,点化(启发)如金子般珍贵,而闲逛则显得无足轻重,暗示追求智慧的重要性和人生的短暂。最后一句“杳兮中便是,应不食菖蒲”显现出一种哲学的深思,表明在渺茫的境界中,真正的智慧和清净的心灵是最重要的,菖蒲作为不洁的象征,暗示诗人对世俗的拒绝。
整首诗结合了形象、哲理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以及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貌古似苍鹤:形容郑道人的外表古老且高洁,似苍鹤。
- 心清如鼎湖:与外表相对,内心清澈如同鼎湖的水。
- 仍闻得新义:即使外表古老,仍能听到新的道理。
- 便欲注阴符:想将新学的道理写入道教经典《阴符经》中。
- 点化金常有:智慧如金子般珍贵,常常存在于世。
- 闲行影渐无:无所事事的状态使得身影渐渐消失,暗示人生的短暂。
- 杳兮中便是:在渺茫的境界中,真正的智慧即在其中。
- 应不食菖蒲:暗示应当远离不洁之物,追求内心的清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苍鹤,表现出高洁。
- 对仗:如“貌古似苍鹤,心清如鼎湖”,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象征:菖蒲象征不洁,反映出诗人的价值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清净、智慧追求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对世俗的超脱与拒绝,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鹤:象征高洁与长寿。
- 鼎湖:代表清净与深邃。
- 金:象征智慧和真理。
- 菖蒲:象征不洁与世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貌古似苍鹤”中的苍鹤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高洁
- C. 忧伤
-
“心清如鼎湖”中的鼎湖代表什么?
- A. 世俗
- B. 清净
- C. 财富
-
诗人希望将新义注入什么经典?
- A. 《道德经》
- B. 《阴符经》
- C. 《诗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终南山》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豪放与贯休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李白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壮志,而贯休则更注重内心的清净与智慧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道教经典研究》
以上为贯休的《赠信安郑道人》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