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途中作》

时间: 2025-01-19 18:50:54

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

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
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末时节的旅途感受。草丛渐渐枯萎,潭边的树叶纷纷飘落。山的颜色在远方延绵不绝,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是旅客在忙碌。残阳的余晖洒在广袤的野外,黑色的水面映照着空荡荡的坟墓。我怎么能没有乡愁呢?前方的路途,似乎又要进入楚地的云雾之中。

注释

  • 芳草:香草,指秋天的草木。
  • 潭岛:潭水中的小岛,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静谧。
  • 砧声:砧板敲打的声音,通常指农忙时节的情景。
  • 残阳:夕阳,表示日落时的景象。
  • 黑水:水面深沉,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
  • 楚云:楚地的云,指代远方的故乡,寓意乡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830年-912年),字子璜,号无闷,唐代诗人,著名的僧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咏物抒情,也有描写人情世故的作品。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秋尽途中作》创作于唐代末期,彼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旅途中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沉思。秋天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着生命的流逝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乡愁。诗的开头两句以“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芳草的凋零和树叶的飘落仿佛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则通过远方的山色和砧声,表现出一种旅途的无尽和对乡土的思念。

“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更是将诗人的感受推向高潮,夕阳的余辉照耀着广阔的田野,黑水映照着空墓,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生命,思考生死。最后一句“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表达了诗人无法摆脱的乡愁,前途虽美,却难掩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渗透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贯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行芳草歇:行走在路上的芳草已经枯萎,描绘出秋末的景象。
  2. 潭岛叶纷纷:潭水中的小岛上,树叶纷纷落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气氛。
  3. 山色路无尽:远处的山色连绵不断,似乎无穷无尽,象征着漫长的旅途。
  4. 砧声客强闻:远处传来的砧声,暗示着他人正在辛勤劳作,诗人身处异乡,感到格外孤独。
  5. 残阳曜极野:夕阳的余辉洒在广袤的野外,表现出日暮时分的壮丽与苍凉。
  6. 黑水浸空坟:黑色的水面映照着空坟,象征着对生命和死亡的沉思。
  7. 那得无乡思: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摆脱乡愁的思念。
  8. 前程入楚云:前方的路途似乎要进入楚地,表示对未来的渺茫与对故乡的更深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结合,如“残阳曜极野”中夕阳比喻着时光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砧声客强闻”,赋予声音以人性,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索,揭示了人们在旅途中常有的故乡情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暗示时光的流逝。
  • 潭岛:代表着宁静与孤独,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 残阳:象征着生命的夕阳阶段,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
  • 黑水:象征着未知与恐惧,反映诗人对死亡的思考。
  • 楚云:故乡的象征,承载着诗人深厚的乡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草”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征?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砧声客强闻”中的“砧声”指的是什么?

    • A. 砧板的声响
    • B. 泪水的声音
    • C. 风的呼啸
    • D. 水流的声音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 A. 朋友
    • B. 家乡
    • C. 爱情
    • D. 事业

答案

  1. C. 秋天
  2. A. 砧板的声响
  3. B. 家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李白
  2. 《旅夜书怀》——杜甫
  3.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
  • 《旅夜书怀》: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感,与《秋尽途中作》有相似之处,但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直白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