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溪园纪实韵》
时间: 2025-01-17 08:33: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溪园纪实韵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随地安身乐有涯,万钟于我我何加。
左蛮右触真成幻,浮利虚名总是花。
草茁玉英新药笼,火添金鼎旧丹芽。
异时相见无惊讶,漆点双瞳脸莹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名利的无所谓。
在任何地方安身立命,生活的乐趣是有限的,
对我来说,即使拥有万钟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左边的蛮族,右边的接触,真是如梦幻般虚幻,
浮华的利益和虚名,如同盛开的花朵。
草木茁壮,玉英如新药笼,
火焰中,金鼎里,旧丹的芽又重新生长。
在不同的时空相遇时,心中无惊讶,
漆黑的双眼中映出脸上的霞光。
注释
- 随地:随意的地方,指不拘泥于特定场所。
- 安身:安置自己的身体,这里引申为安顿生活。
- 万钟:指大量的财富。
- 蛮:指蛮族,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
- 左蛮右触:比喻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 浮利虚名:表面上的利益和无实之名。
- 草茁玉英:形容草木茂盛,玉英指美丽的花朵。
- 丹芽:指药材的嫩芽。
- 漆点:形容眼睛深邃如漆。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万钟”可以引申为“万贯家财”,反映了对财富的看法;而“左蛮右触”则可联系到当时社会中各种外部因素对人的影响。此外,“金鼎”作为古代炼丹的器具,象征着追求永生和真理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性情淡泊,崇尚自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次溪园纪实韵》创作于诗人隐居时,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生、名利的思考,表现出对浮华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哲理。诗的开头“随地安身乐有涯”直指生活的本质,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接着,通过“左蛮右触”,诗人描绘了外界的纷扰与诱惑,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清醒。在“草茁玉英新药笼,火添金鼎旧丹芽”中,诗人用草木的生长与炼丹的比喻,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永恒,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最后,“异时相见无惊讶,漆点双瞳脸莹霞”则表达了当代人与过去、未来的连接,强调了一种超然与自在的境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随地安身乐有涯:无论身处何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是有限的。
- 万钟于我我何加:即使拥有巨额财富,对我来说又有何益处?
- 左蛮右触真成幻:外界的诱惑与干扰如梦幻般虚幻。
- 浮利虚名总是花:表面上的利益和虚名如同盛开的花朵,易逝而无实。
- 草茁玉英新药笼:草木茁壮,寓意生命的延续与新生。
- 火添金鼎旧丹芽:旧的药材经过火焰的洗礼又重新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再生。
- 异时相见无惊讶:不同时间、空间的相遇,内心却并无惊讶。
- 漆点双瞳脸莹霞:深邃的双眼中流露出面上如霞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利虚名”比喻利益与名声的虚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左蛮右触”与“草茁玉英”。
- 意象:草、火、金鼎等意象交织,形成独特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价值观。
意象分析
- 草:象征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火:象征变化与重生的力量。
- 金鼎:象征追求永恒与真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万钟”,指的是什么?
- A. 大量财富
- B. 大量粮食
- C. 大量知识
-
“浮利虚名”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利益的真实
- B. 利益与名声的虚幻
- C. 名声的重要性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热衷名利
- B. 淡泊宁静
- C. 忧伤苦闷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刘学箕的《次溪园纪实韵》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名利的看淡,而王维则更多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 《诗词百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