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 秋分八月中》

时间: 2025-01-19 19:52:08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分时节的景象:琴声悠扬,弹奏着南吕调,微风吹拂,天气显得格外清爽。天空中的云彩散去,轻轻飘动,雷声也消失,显得宁静而安详。天地间一片肃静,寒暑交替,令人感到均衡和舒适。忽然看到新来的大雁飞过,心中不禁感到震惊与惊喜。

注释:

  • 南吕调:一种古老的音乐调式,代表着雅致的音乐。
  • :形容天气清爽。
  • 飘飖:轻轻地飘动,形容云的状态。
  • 乾坤:指天地,代表自然环境。
  • 静肃:宁静而肃穆。
  • 均平:指气候的平衡。

典故解析:

  • 雷收:象征着暴风雨的过去,雷声的消失意味着平静的到来。
  • 新来雁:大雁是秋天的象征,表示季节的更替,常用于古诗中表现自然变化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贯云,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二人并称“元白”。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咏廿四气诗》是元稹在观察四季变化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思。秋分时节,气候转凉,万物渐渐成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音律和意象的结合,表现了秋分时节的宁静与和谐。开头两句以音乐引入,琴声的悠扬与和谐直接引发读者的听觉想象,同时也隐喻着生活的韵律。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云彩和雷声的变化,展现出秋天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感觉。诗中“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最终都能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这一思想在诗的结尾通过“忽见新来雁”得到了升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的到来,给人以振奋的力量。整首诗情景交融,音韵和谐,展示了诗人元稹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琴弹南吕调:琴声宛转悠扬,仿佛在弹奏南吕的乐曲,表现出一种雅致与宁静的氛围。
  • 风色已高清:秋风拂面,空气清新,天气显得格外明朗。
  • 云散飘飖影:云彩散去,轻柔地飘动,展示出天空的广阔与自由。
  • 雷收振怒声:雷声消失,暴风雨的怒吼变得寂静,象征着风暴的过去。
  • 乾坤能静肃:天地间一片宁静,显现出自然的肃穆与庄重。
  • 寒暑喜均平:温度的变化达到一种和谐与均衡,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忽见新来雁:突然看到大雁飞来,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新生气象。
  • 人心敢不惊:人们的心情因这一景象而感到震惊与惊喜,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如“雷收振怒声”,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情感变化。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秋分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强调自然的和谐与人生的哲理关系。诗人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平和的情感,鼓励人们在变化的季节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音乐和艺术,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象征着变化与自由,描绘了秋天空灵的状态。
  • :象征着力量与变化,体现了自然的威严。
  • :代表季节的迁徙与生命的延续,是秋天的标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曲是什么? A. 南吕调
    B. 关山月
    C. 梅花三弄

  2. “寒暑喜均平”的意思是: A. 寒冷和炎热的交替
    B. 寒冷和炎热达到了平衡
    C. 只有寒冷没有炎热

  3.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燕子
    B. 大雁
    C. 麻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秋夕》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孤独。
  • 《山中秋夕》: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