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白话文翻译:
人在闲暇时,桂花悄然飘落,夜晚静谧,春山显得空旷。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的鸟儿,时不时在春涧中鸣叫。
注释:
- 人闲:指人们闲散、无事可做。
- 桂花:指桂树开出的花,象征丰收和美好。
- 夜静:夜晚安静,表明环境的宁静。
- 春山空:春天的山显得空旷,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月出:月亮升起。
- 惊山鸟:月光的出现惊动了山中的鸟。
- 时鸣春涧中:鸟在春天的山涧中时而鸣叫。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桂花、月亮、山鸟等意象均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具有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王维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动荡,诗风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但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鸟鸣涧》创作于王维隐居于辋川时期,正值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王维选择远离政治中心,回归自然,这首诗正是这一生活态度的体现。
诗歌鉴赏:
《鸟鸣涧》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意境的山水诗。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桂花飘落,春山空旷,展现了自然的幽静与美丽。诗中通过“人闲”与“夜静”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似乎在暗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向往宁静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则转向动态的描绘。月光的升起打破了夜的宁静,惊动了栖息在山中的鸟儿,带来几声清脆的鸣叫。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将宁静与生机完美融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全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幅画面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表达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王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使得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树一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闲桂花落:描绘了人们闲适的状态,桂花悄然落下,暗示着春天的宁静与温柔。
- 夜静春山空:夜晚的静谧与空旷,传达出一种孤寂的美感,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 月出惊山鸟:月亮的升起打破了夜的宁静,惊扰了山中的鸟儿,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 时鸣春涧中:鸟的鸣叫在春涧中回响,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形成了动静结合的诗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人闲”与“夜静”,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桂花、月亮、山鸟等意象生动形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生命,月亮的升起“惊”动了鸟儿,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以自然为师”的哲学思想,传达出一种恬淡安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美好与丰收,传达出春的气息。
- 月亮:象征孤独、宁静,常是诗中思乡或抒情的对象。
- 山鸟: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生命力,增添了诗的生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鸟鸣涧》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
本诗主要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A. 雪山
B. 春山
C. 秋水 -
诗中提到的“人闲”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忙碌
B. 闲适
C. 焦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鸟鸣涧》与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涉及月亮的意象,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李白则表达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