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巾子山》

时间: 2025-01-06 12:10:48

隐几朝朝爱翠微,佳辰来醉菊花卮。

千门落照低秋影,万里长云接鬓丝。

击鼓每疑高塔动,临崖方见古松垂。

风光绝好乡关异,北望长唫有所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隐几朝朝爱翠微,佳辰来醉菊花卮。
千门落照低秋影,万里长云接鬓丝。
击鼓每疑高塔动,临崖方见古松垂。
风光绝好乡关异,北望长唫有所思。

白话文翻译:

每天都隐居在山间,朝朝都爱那翠绿的山色。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醉在盛开的菊花酒杯中。
夕阳西下,千户人家的门前投下了低低的秋影,
万里长空的云彩与我的鬓发相接。
每当击鼓时,总觉得高塔也在震动,
临崖而立,才见那古老的松树垂下枝条。
眼前的风光绝美,但乡关却显得格外陌生,
向北望去,心中不禁长叹有所思。

注释:

  • 隐几:隐居的桌子,指隐居在山中。
  •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
  • 佳辰:指美好的日子。
  • 醉菊花卮:指喝着盛开的菊花酒,形容陶醉的状态。
  • 千门落照:千家万户在落日的映照下,意指夕阳景象。
  • 长云:指长长的云彩。
  • 鬓丝:形容头发的细长,如鬓发。
  • 击鼓:指敲打鼓声,可能用以庆祝或引起注意。
  • 古松:古老的松树,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长寿。
  • 乡关:故乡和边界。
  • 长唫:长长的叹息,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璘,明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以山水诗著称,常表现出隐逸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九月的重阳节,传统上重阳节是登高望远、赏菊的日子,诗人通过登高的行为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九日登巾子山》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景色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美丽,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千家万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

诗的开头,诗人表现出对翠绿山色的热爱,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着,他用“醉菊花卮”来形容自己在美好的日子中,沉醉于饮酒的愉悦中,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又感受到周围的乡关愈发陌生,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惆怅。

在形式上,诗人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结合,展现出诗歌的音乐美和画面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隐几朝朝爱翠微: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向往,晨昏中对青翠山色的喜爱。
  2. 佳辰来醉菊花卮:在美好的日子里,诗人沉醉于美酒和菊花之中,显示出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3. 千门落照低秋影:夕阳西下,千家万户的影子在秋天的黄昏中拉得很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万里长云接鬓丝:长长的云彩在天际延展,仿佛与诗人的鬓发相连,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
  5. 击鼓每疑高塔动:敲鼓声中,诗人感到高塔似乎也在震动,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联想。
  6. 临崖方见古松垂:在悬崖之上,诗人看见古老的松树垂下的枝条,象征着坚韧和时间的流逝。
  7. 风光绝好乡关异:眼前的美景与故乡的陌生感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
  8. 北望长唫有所思:向北方望去,诗人感到一种无尽的惆怅和思索,进一步强调了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门落照”,形象地描绘了落日时分的景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万里长云接鬓丝”与“击鼓每疑高塔动”形成对照。
  • 意象:使用秋天的夕阳、古松等意象,传达出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微: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长寿,重阳节的象征。
  • 落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
  • 古松:象征着坚韧与长寿,岁月的见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辰”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日子
    • B. 佳人
    • C. 春天
  2. “千门落照”中的“落照”是指什么?

    • A. 日出
    • B. 日落
    • C. 月亮
  3.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哪种情感的思考?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顾璘的《九日登巾子山》均表现了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与人生感悟,但杜甫更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而顾璘则更倾向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