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会饮翠麓》

时间: 2025-01-06 11:06:53

山亭对佳客,秋老暮烟横。

鸟下江如画,潮回浪有声。

竹光添麓润,诗思入门清。

偶约非因酒,相逢话此生。

意思解释

九日会饮翠麓

原文展示:

山亭对佳客,秋老暮烟横。
鸟下江如画,潮回浪有声。
竹光添麓润,诗思入门清。
偶约非因酒,相逢话此生。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的亭子对面坐着好友,秋天的傍晚烟雾弥漫。
鸟儿飞落在江面上,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潮水退去,浪声依旧。
竹子的光影让山麓显得更加滋润,诗人的思绪在此刻显得格外清新。
我们相约在此,并不是因为酒,而是为了相聚畅谈人生。

注释:

  • 山亭:山中的小亭子,供游人休息。
  • 佳客:指优秀的朋友或客人。
  • 秋老:表示秋天的时间已经很晚。
  • 暮烟:傍晚的烟雾。
  • 鸟下江如画:形容鸟儿落在江面上,景象如画般美丽。
  • 潮回浪有声:潮水退去后,海浪仍然发出声音。
  • 竹光:竹子的光影。
  • 麓润:山麓的湿润。
  • 诗思:诗人的思绪。
  • 偶约非因酒:偶然相聚,并不是因为喝酒的原因。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典故,但“九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与重阳节相关,重阳节是一个登高踏秋、吟咏抒怀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处澹,宋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友情为题材,风格清幽,富有哲理。其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时期,诗人与友人在秋日的山亭相聚,借此佳日抒发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怀。

诗歌鉴赏:

《九日会饮翠麓》是一首描绘秋日山水与友谊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开篇便以“山亭对佳客”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聚会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傍晚景象,烟雾弥漫,鸟儿在江面上飞落,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自然景色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更与友人的相聚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人情的温暖。

诗中“竹光添麓润,诗思入门清”一句,既表现了竹林的清新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因美景而生的灵感与思绪,似乎在提醒读者,人生的美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最后的“偶约非因酒,相逢话此生”则更是将主题升华,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重要,友情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酒,值得细细品味。

总的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亭对佳客:山亭中坐着美好的朋友,设置了一个优雅的聚会场景。
  2. 秋老暮烟横:秋日已深,傍晚的烟雾笼罩着大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感伤的氛围。
  3. 鸟下江如画:鸟儿飞落在江面上,景色如画般美丽,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4. 潮回浪有声:潮水退去,海浪依然在耳边轻响,增添了诗的动感。
  5. 竹光添麓润:竹子的光影把山麓映衬得更加湿润,寓意着自然的滋养。
  6. 诗思入门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也显得格外清晰。
  7. 偶约非因酒:相约的理由并不是酒,而是重视相聚。
  8. 相逢话此生:两位好友相聚畅谈人生,体现了友情的真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鸟下江如画”,将自然景象比喻为一幅画,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潮回浪有声”与“竹光添麓润”,形成对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机。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亭:象征着宁静与雅致的聚会场所。
  • 秋烟: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慨。
  • 鸟与江:象征自由与和谐。
  • 竹光:象征着清新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客”指的是:
    A. 好酒
    B. 好朋友
    C. 美景
    D. 诗歌

  2. 诗里的“偶约非因酒”意味着:
    A. 他们只想喝酒
    B. 他们的相聚没有特别的理由
    C. 他们不喝酒
    D. 他们因酒相聚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
    A. 春天的花
    B. 秋天的山水
    C. 冬天的雪
    D. 夏天的阳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和友谊,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 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