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

时间: 2025-01-07 23:08:53

科目从来本自宽,才疎只合作粗官。

雕虫半世将何用,可惜南湖负钓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
作者:张镃〔宋代〕

科目从来本自宽,
才疎只合作粗官。
雕虫半世将何用,
可惜南湖负钓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指出科目本来就很宽松,然而自己的才能却只适合做一些低级的官职。接下来的句子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学问和成就的无奈,感叹自己在漫长岁月中究竟能有什么实用的成就,最后以“可惜南湖负钓竿”来表达对理想渺茫的惋惜。

注释:

  • 科目:指的是科举考试的科目。
  • 才疎:才华浅薄,能力不足。
  • 雕虫:指微不足道的事情,这里比喻微小的学问。
  • 南湖:指的是南湖,可能是指自己曾经有过的理想和追求。
  • 负钓竿:意为背负着钓竿,暗指失去机会而无所作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星,号静庵,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个人的经历和思考为主题,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科举制度密切相关,作者在科举中受到挫折,反映了他对科举的失望与无奈,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与科举制度的反思。首句“科目从来本自宽”紧接着“才疎只合作粗官”,直接揭示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感叹即使科目宽松,自己却依然无法获得更高的成就。诗中“雕虫半世将何用”,流露出对自己追求知识的无奈与迷茫,似乎在问:这样微不足道的学问究竟能带来什么?

最后一句“可惜南湖负钓竿”不仅是对理想的惋惜,也象征着隐逸士人的无奈与沉重。诗人的自我认知与理想的落差,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心态,既有对科举的渴望,又充满了对现实的失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科目从来本自宽:科举考试的科目本来就设定得很宽松,给了很多人机会。
  2. 才疎只合作粗官:虽然有机会,但自己的才华不足,只能做一些低级的官职。
  3. 雕虫半世将何用:这一生追求的微小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4. 可惜南湖负钓竿:遗憾的是自己曾有的理想和追求,如今都成为了空谈。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如“科目宽”与“才疎粗官”,对比出机会与能力的差距。
  • 比喻:“雕虫”比喻微小无用的学问,形象生动。
  • 反问:通过反问式的句子加深了对自己处境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对自我才能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士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意象分析:

  • 南湖: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地方,暗含个人的怀才不遇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 钓竿:象征着追求与希望,负钓竿暗示着失去机会和理想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湖”代表什么?

    • A) 理想与追求
    • B) 现实的挫折
    • C) 科举的成就
  2. “雕虫半世将何用”的意思是:

    • A) 学问无用
    • B) 生活富裕
    • C) 事业有成
  3. 诗中提到的“才疎”是什么意思?

    • A) 才华出众
    • B) 才华浅薄
    • C) 才华横溢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体现了壮志难酬与高远志向,和张镃的理想与无奈形成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反映了士人在动荡时代的苦闷。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