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马千艘要路津,
禅翁新画两朱轮。
行春定得忘言对,
金碧浮图何姓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万马千艘的船只都在急切地通过这个重要的渡口,禅师刚刚画完的两只红轮子。春天到了,和朋友们相聚时定会忘记用言语交流,而金碧辉煌的寺庙里又是谁在朝拜呢?
注释:
- 万马千艘:形容来往的人或船只非常多,气势磅礴。
- 要路津:重要的渡口或交通要道。
- 禅翁:指禅宗的老和尚,这里特指画画的和尚。
- 朱轮:红色的轮子,可能指代画作中的元素。
- 行春:春天的到来,寓意春天的游玩或踏青。
- 金碧浮图:华丽的佛塔,金色和碧色的装饰。
- 何姓人:指的是不知名的朝拜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代表了“江西诗派”的一部分。他的诗风以清新、流畅著称,常用典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且可能与他在春天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有关。
诗歌鉴赏:
《寄刘泗州》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理的诗作。开头以“万马千艘”的景象,描绘了一个繁忙的渡口,展现了壮阔的场面。这种繁忙与喧嚣,似乎与后文“行春定得忘言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在春天的游玩中人们的心境会得到放松,忘却言语的交流。诗人在此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与人之间纯粹交流的渴望。最后一句“金碧浮图何姓人”,则引发了对宗教与人性的思考,问及到访者的身份,似乎在探讨人们追求内心平静与信仰的共同点。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流露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忧伤与追求,既有对繁华喧闹的感慨,也有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马千艘要路津:描绘了渡口的繁忙场景,表现出人们急切的心情。
- 禅翁新画两朱轮:引入禅师的画作,暗示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 行春定得忘言对:春天游玩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而纯粹。
- 金碧浮图何姓人:引发对宗教信仰者身份的思考,探讨人性的多样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繁忙的渡口比作“万马千艘”,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平静内心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万马千艘:象征着繁忙与生机,表现出生活的多样性。
- 朱轮:代表艺术与创作,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
- 金碧浮图:象征宗教与信仰,探讨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马千艘”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渡口的繁忙
- B. 朋友的欢聚
- C. 春天的美丽
-
“行春定得忘言对”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
- A. 忙碌的生活
- B. 内心的宁静
- C. 对自然的厌倦
-
“金碧浮图何姓人”中的“何姓人”指的是什么?
- A. 不知名的朝拜者
- B. 画作的作者
-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悟。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景色,体现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关注外在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