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时间: 2025-01-04 08:03:20

闭门吟苦雨,谁识子桑愁。

石破杞天漏,瓢翻后土浮。

捲茅惊客梦,恤纬动嫠忧。

自此开新霁,犹堪望有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闭门吟苦雨,谁识子桑愁。
石破杞天漏,瓢翻后土浮。
捲茅惊客梦,恤纬动嫠忧。
自此开新霁,犹堪望有秋。

白话文翻译:

闭门独自吟唱着苦雨,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愁苦?
石头破裂,雨水从天而降,瓢子翻转,泥土浮起。
卷起茅草惊扰了客人的梦境,怜悯的织物牵动了寡妇的忧愁。
从此雨过天晴,仍然可以期待秋天的到来。

注释:

  • 闭门:闭上门,表示一种孤独的状态。
  • 子桑:指桑树,桑树在古代常用来比喻思念故乡或亲人。
  • 杞天:杞国的天空,可能引申为忧虑或不安的象征。
  • :指盛水的器具,翻转意指水溢出。
  • :指寡妇,这里用来表现一种悲伤的情感。
  • :雨后天晴的状态。

典故解析:

  •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讲述杞国人因担心天会塌下来而忧愁,常用以形容无谓的担忧。
  • 寡妇:在古代,寡妇的生活常常充满了悲伤和孤独,常用于表达情感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子真,号容庵,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苦雨》作于周密生活的一个雨季,反映了他在雨天的孤独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情的关怀。

诗歌鉴赏:

《苦雨》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苦雨的描写,周密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诗的开头“闭门吟苦雨”,首先传达出一种封闭的状态,表现出与外界的隔绝,并由此引发对内心情感的探讨。接着以“谁识子桑愁”引入对情感的自省,桑树作为思乡的象征,增强了孤独感。

诗中“石破杞天漏,瓢翻后土浮”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猛烈与无情,仿佛将周密的内心世界也撕扯得支离破碎。随后,卷茅草的动作惊醒了梦中的旅人,反映了生活的无常与突变,也暗示着诗人对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自此开新霁,犹堪望有秋”,在经历了雨的洗礼后,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信念的延续。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周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闭门吟苦雨:表现诗人独处时吟咏的情景,雨象征着忧愁。
    • 谁识子桑愁:表达对他人无法理解自己内心愁苦的失落感。
    • 石破杞天漏:透过自然现象反映内心的破碎感。
    • 瓢翻后土浮:生动描绘雨水的泛滥,与诗人情感的波动相呼应。
    • 捲茅惊客梦:暗示现实打扰了理想与梦境,表现出生活的无常。
    • 恤纬动嫠忧:表现对寡妇的同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自此开新霁:雨后新晴,象征着希望的重生。
    • 犹堪望有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雨水比作愁苦,形象生动。
    • 拟人:茅草“惊”了客梦,使自然与人情交织。
    • 对仗:如“闭门吟苦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苦雨带来的孤独与忧伤,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一种在困境中寻找生机的生命力。

意象分析:

  • 苦雨:象征着忧愁与孤独。
  • 子桑:代表思乡之情与对亲人的思念。
  • 茅草: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也体现了生活中的不易。
  • :寡妇的形象,承载着深厚的人情与社会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苦雨》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周密
    • C) 白居易
  2. 诗中“闭门吟苦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孤独与忧愁
    • C) 愤怒
  3. 诗中的“嫠”指的是什么?

    • A) 寡妇
    • B) 妇女
    • C) 老人

答案:

  1. B) 周密
  2. B) 孤独与忧愁
  3. A) 寡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对孤独与生活的思考。
  • 《春望》:杜甫的作品,反映社会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苦雨》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多的是对美好记忆的追忆,而周密则是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周密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古诗的背景和鉴赏。
  • 《周密诗文集》:专门研究周密的生平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