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时间: 2025-01-19 20:50:26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

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作者:卢纶 〔唐代〕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
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宝泉寺的美丽景色,东边的岩石参差不齐,云彩和阳光在龙宫上闪烁。石头的干净并不是因为下过雨,松树的凉爽也不是因为有风。与泉水相依的仙鹤,偷果的猿猴彼此相伴。虽然眼界被世俗所污染,但内心的源泉却已通达。莲花的国度没有边际,贝叶上的文字无穷无尽。早晚我将登上麟阁,慈悲的门将要托付给您,公子。

注释:

  • 参差:形容岩石高低不平。
  • 岩障:岩石的屏障。
  • 龙宫:指传说中的龙的居所,象征神秘和美丽。
  • 石净:石头的干净。
  • 松凉:松树带来的凉爽。
  • 恋泉:对泉水的依恋。
  • 偷果:指猿猴偷取果实。
  • 眼界尘染:眼光因世俗事物而受到污染。
  • 心源蔽已通:内心的源泉虽然受遮蔽,但依然通达。
  • 莲花国:象征理想的境界或清净的地方。
  • 贝叶字:古代用贝壳或树叶书写的文字。
  • 麟阁:传说中的高阁,象征高远的理想。
  • 慈门:慈悲的门,象征宽容和善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纶(约739-799),字挺之,唐代诗人,晚唐诗坛的代表之一,与杜甫、白居易齐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李益端公回邠宁幕的场合,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与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哲思。

诗歌鉴赏:

卢纶的《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宝泉寺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整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优雅。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开篇便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吸引读者的注意,东边的岩石和龙宫的云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则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宜人,似乎暗示着一种理想的境界。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诗人与自然的亲近感在此得以体现。而“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哲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通达。

最后两句“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象征着无限的理想和追求。而“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送别,更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参差岩障东:描绘东边岩石的高低不平,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美感。
  2. 云日晃龙宫:云和日光交相辉映,形成神秘的“龙宫”意象,暗示美好的事物。
  3. 石净非因雨:强调石头的干净,不是由于雨水的冲刷,暗示一种自然的纯净。
  4. 松凉不为风:松树的清凉并不是因为风的吹拂,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清新。
  5. 恋泉将鹤并:对泉水的依恋,与仙鹤相伴,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6. 偷果与猿同:与猿猴一起享受自然的果实,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7. 眼界尘虽染:虽然眼界受到了尘世的影响,但内心依然清明。
  8. 心源蔽已通:内心的源泉虽然受遮蔽,但依然能够畅通无阻。
  9. 莲花国何限:理想的国度是没有尽头的,象征着追求的无限。
  10. 贝叶字无穷:古老的文字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无穷无尽。
  11. 早晚登麟阁:期待有朝一日能够登上理想之地。
  12. 慈门欲付公:希望将慈悲的德行托付给朋友,传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龙宫”比喻美好的境界,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 拟人:“松凉不为风”,将松树赋予了人的特征,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体现了诗人心灵的纯净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岩障: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宁静。
  2. 龙宫:象征着神秘与理想的境界。
  3. 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宁静的生活。
  4. :象征着长寿与高洁。
  5. 猿猴: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6. 莲花:象征着清净与理想的追求。
  7. 麟阁:象征着理想的高处与愿望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
    A. 山水
    B. 岩石与云日
    C. 花草树木
    D. 天空星辰

  2.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中“尘”指的是什么?
    A. 煤尘
    B. 世俗事物
    C. 沙尘暴
    D. 灰尘

  3. 诗中“莲花国何限”的意思是什么?
    A. 理想没有尽头
    B. 莲花的数量很多
    C. 国土辽阔
    D. 花开遍地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送别之情,但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杜甫《登高》:通过自然景色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与卢纶的理想境界有所不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的生命为线索,表达了生命的轮回与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