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到盩厔耆老家》
时间: 2025-01-04 10:56: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
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
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
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
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
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
白话文翻译
老翁是我曾经的熟人,他亲自引我走出柴门。
我们苦苦地谈论着离别时的种种往事,因此我寻访到了溪上的村庄。
数年来我身在何处漂泊,如今这里却只剩下几家人。
在雨中观看田里的禾黍,遇到的人都在怀念他们的子孙。
杂乱的藤蔓穿过井口,清澈的流水流到篱笆根下。
我惆怅得无以忍受,空旷的山中,明月又显得昏暗。
注释
- 老翁:年长的男子,表示与作者有过交情。
- 出柴门:指走出家门,柴门是农村常见的门。
- 苦话:指深情而又难忍的谈话。
- 禾黍:指稻谷和黍米,象征丰收的农作物。
- 篱根:篱笆的根部,表示家园的边界。
- 惆怅:感到忧愁和不安。
典故解析
- 溪上村:可以理解为乡村田园生活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 空山月:常用来描绘静谧和孤独的意境,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士衡,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晚年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故乡和老友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在漂泊生涯中对乡土的依恋与思索。
诗歌鉴赏
《晚到盩厔耆老家》是卢纶的一首抒情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老翁重逢的情景,从出柴门的瞬间到两人之间的深情对话,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亲切感。诗人在叙述中插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数年漂泊使他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几家存的描写不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也突显了乡村萧条的现实。尤其是“冒雨看禾黍”,在艰苦的环境中,诗人依然对生活的希望保持期待,展现了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此外,诗中的“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充满了乡村的气息,然而在美好景象背后掩藏着的是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尤其“空山月又昏”的意象,更为全诗增添了一层忧伤的色彩。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使得情感丰富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老翁是我熟悉的人,他带我走出家门,显示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 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他们谈论着离别时的事情,由此引发了对故乡的思考。
- 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诗人感叹自己漂泊多年,如今故乡只剩下几户人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忧伤。
- 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在雨中查看田地,见到别人时,总是回忆起他们的子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乡村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中却感到孤独和惆怅,月光的昏暗象征着他内心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翁和诗人的相遇比作“出柴门”,暗示亲近的关系。
- 拟人:将禾黍和子孙的人情味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老翁的重聚,反映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翁:象征着过去的记忆和人际关系。
- 柴门:代表着故乡温暖的家。
- 禾黍:象征着丰收与根植于乡土的生活。
- 流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空山月:象征着孤独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翁与诗人的关系是什么?
A) 陌生人
B) 朋友
C) 老师 -
诗中提到的“禾黍”象征什么?
A) 悲伤
B) 丰收
C) 孤独 -
“空山月又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兴奋
答案
- B) 朋友
- B) 丰收
- B) 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比较卢纶的《晚到盩厔耆老家》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与乡村生活,但卢纶更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乡愁,而王维则更加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孤独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