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共受征南不次恩,
报恩惟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
未见高僧只见猿。
白话文翻译
我和崔八一同前往药山拜访融禅师,
我们所受的恩惠是难以言表的,
在岩石间、溪水边、草丛中,西边的林路上,
不见高僧,只见山中的猿猴。
注释
字词注释
- 征南:指征讨南方的战争或任务,暗指作者与崔八一起参与过征南的活动。
- 忘言:形容恩情深厚,难以用语言表达。
- 岩花涧草:描绘自然景色,岩石、花草、溪水构成的环境。
- 高僧:高明的和尚。
- 猿:猿猴,象征山中清幽的环境和孤独的心境。
典故解析
- 药山:指的是一个著名的禅宗道场,是许多僧人修行的地方。
- 融禅师:历史上可能是一位著名的禅宗高僧,李商隐在诗中对其的拜访表现了对禅理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蕙风,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小律和绝句,其诗歌风格以细腻、婉转著称。李商隐的诗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商隐晚期,其间他常游历名山大川,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哲思。与崔八的同行,展现了其对友谊与自然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禅宗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诗中通过描绘与崔八一同前往药山拜访融禅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恩情的深刻感悟与对高僧的敬仰。开头两句“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表达了与崔八共同经历的战争带来的恩惠,虽难以言表,但却深刻存在于心中。其后两句“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则转向自然景色,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反衬出心灵的孤独和对高僧的渴望。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半部分是对恩情的探讨,后半部分则是对景物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诗的意境从人间的恩情转向自然的幽静,似乎隐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内心世界的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受征南不次恩:我与崔八共同参与征南的事,所受的恩惠不可计量。
- 报恩惟是有忘言:对于这份恩惠,唯有心中感念,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 岩花涧草西林路:描绘出药山的自然景色,岩石、花草、溪水交融,展现出一片生机。
- 未见高僧只见猿:虽然来到药山,却只看到猿猴,未能见到心中向往的高僧。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后对比人际关系与自然风光,表现出孤独与渴望。
- 意象:岩石、花草、猿猴等意象,构成了诗的主要画面,富有自然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恩情的感慨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与心灵的孤独,映射出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理的深邃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石:象征坚韧与不变,表达人生的坚毅与执着。
- 花草:代表生命的繁盛与希望,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
- 猿猴:象征孤独与自然的原始状态,反映出内心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僧”指的是谁?
A. 融禅师
B. 崔八
C. 李商隐 -
“共受征南不次恩”中“征南”指的是什么?
A. 战争
B. 旅行
C. 学习 -
诗中的猿猴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与《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都呈现出孤独的情感,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描绘与人际关系的对比来反映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