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出西溪》

时间: 2025-01-19 19:49:17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

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出西溪
作者:李商隐 〔唐代〕

东府忧春尽,
西溪许日曛。
月澄新涨水,
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
松高莫出群。
军书虽倚马,
犹未当能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出游西溪的情景。诗的开头写东宫忧虑春天的结束,西溪却在日落时分充满了希望。月亮在新涨的水面上显得格外明亮,星星在即将消散的云层中显露出来。柳树依然美丽,不必为别离而伤感,松树高耸,不必担心孤独。虽然军书靠在马背上,但诗人心中仍然未能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

注释

  • 东府:指东宫,通常是皇宫,代指皇帝或王子。
  • 忧春尽:忧虑春天已经结束。
  • 西溪:西溪指的是西边的小河,诗人出游的地方。
  • 月澄新涨水:新涨的水面上月光清澈。
  • 星见欲销云:星星透出欲消失的云彩。
  • 柳好休伤别:柳树依然美丽,无需为别离而感伤。
  • 松高莫出群:松树高大,不必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单。
  • 军书:指军中书信或文书,诗人未能写出杰出的文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用词闻名。李商隐的诗多含有较强的个人情感和思考,善于使用典故和暗示,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夜出西溪》创作于李商隐的晚期,正值唐朝衰落之际,李商隐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政治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夜出西溪》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诗,展现了诗人在夜晚出游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诗人通过东府(东宫)的忧愁引出了春天的结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而西溪的美丽则显得生机盎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月光照耀在新涨的水面上,星星也透过欲消散的云彩显现出来,展现了夜晚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柳树和松树的意象,分别象征着离别的惆怅与高洁的坚韧,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最后,提到的“军书”则暗示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与不满,尽管身处高位但心中对文采的渴望依然未能实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府忧春尽:东宫的忧虑是春天即将结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2. 西溪许日曛:西溪的日落则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形成对比。
  3. 月澄新涨水:描绘出水面清澈明亮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星见欲销云:星星透出云彩,展现了夜空的美丽与神秘。
  5. 柳好休伤别:柳树的美丽不应因离别而感到伤感,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6. 松高莫出群:松树高大,不必为孤独感到自卑,强调独立与坚定。
  7. 军书虽倚马:军书虽在身边,但诗人仍未能写出理想的作品。
  8. 犹未当能文:虽然身为高官,仍感到未能尽展才华的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体现了对仗工整。
  • 比喻:月亮与水的结合,象征纯净与思绪的流动。
  • 拟人:柳与松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理想的思考。通过对比春的结束与西溪的美好,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流逝引发忧愁。
  • 西溪: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月与星:象征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 柳与松:分别代表柔情与坚韧,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府忧春尽”是什么意思?

    • A. 春天即将到来
    • B. 春天已经结束
    • C. 春天很美好
    • D. 春天不值得忧虑
  2. 诗人提到的“军书”象征着什么?

    • A. 对战争的焦虑
    • B. 对个人才华的渴望
    • C. 对政治的支持
    • D. 对自然的热爱
  3. “月澄新涨水”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 A. 昏暗的水面
    • B. 清澈明亮的水面
    • C. 波涛汹涌的水面
    • D. 干涸的水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李商隐的《夜出西溪》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的诗更多表达对历史的怀念,而李商隐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和自然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