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夜中书事》
时间: 2024-09-19 22:15: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及第后夜中书事
作者: 姚合 〔唐代〕
夜睡常惊起,春光属野夫。
新衔添一字,旧友逊前途。
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
爱花持烛看,忆酒犯街沽。
天上名应定,人间盛更无。
报恩丞相閤,何啻杀微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常常被惊醒,感慨春光明媚却似乎属于乡野的农夫。诗人刚刚中举,感到喜悦,却又觉得新添的一个字似乎与旧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虽然快乐,却又怀疑这是否只是梦境,狂妄的心态和儒雅的气质不太相符。他喜欢在花下点烛观赏,同时也回忆起那在街上喝酒的旧时光。天上的名声似乎是注定的,而在人间却盛况难寻。对于丞相的恩情,自己微小的身躯又如何能报答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夜睡常惊起:夜晚睡觉时常常被惊醒。
- 春光属野夫:春天的美好光景似乎属于乡村的农夫。
- 新衔添一字:新近中举,多了一个头衔。
- 旧友逊前途:旧友在仕途上却不如自己。
- 喜过还疑梦:虽然高兴,却又疑心这是一场梦。
- 爱花持烛看:喜欢在花下点烛观赏。
- 忆酒犯街沽:回忆在街上喝酒的日子。
- 天上名应定:天上的名声应该是注定的。
- 人间盛更无:人间的盛况却难以寻觅。
- 报恩丞相閤:对丞相的恩情难以报答。
- 何啻杀微躯:与杀死微小的身体相比,报恩是更加艰难的。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丞相”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权臣,诗人对权势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仕途的复杂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 780-842年),字希声,号雅志,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迁居长安,因其作品多描绘仕途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颇具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中举之后,表达了他对新官职的喜悦与困惑,以及对旧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士人对仕途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仕途的感慨,夜晚的惊醒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不安与期盼交织。诗人在春光的美丽中感受到一种失落感,似乎这种春光只属于那些田野中的农夫,自己作为一个刚刚中举的文人,反而觉得不知所措。新添的头衔虽然让人感到高兴,但旧友的失意让他倍感愧疚和疑惑,似乎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失去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喜过还疑梦”的反复思考,表达了对仕途得意和个人价值的怀疑,尤其在面对现实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微妙时。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旧时光的怀念,折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权力与恩赐的无奈,虽然名声在天上是注定的,但在人间却难以追求,展现了士人在仕途上的无力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睡常惊起:每晚睡觉时常常被惊醒,显示出心理的焦虑。
- 春光属野夫:春天的美好似乎只属于乡村的农夫,表达对现实的感叹。
- 新衔添一字:中举后获得新头衔,感到一种喜悦。
- 旧友逊前途:想到旧友的前途不如自己,内心的愧疚感。
- 喜过还疑梦:虽高兴但又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
- 狂来不似儒:内心狂热却不符合儒雅之道。
- 爱花持烛看:喜欢在花下观赏,体现诗人对美的追求。
- 忆酒犯街沽:怀念与朋友在街上喝酒的快乐时光。
- 天上名应定:认为名声在天上是注定的。
- 人间盛更无:人间的盛况却难以寻找。
- 报恩丞相閤:对丞相的恩情感到难以报答。
- 何啻杀微躯:与微小的身体相比,报恩的艰难更加显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与野夫相对比,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光描绘得似乎有主人的感觉,增加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得意与失落、对美好回忆与现实困境的对比,表现了士人在仕途中的复杂心态,既有对前途的渴望,又有对过往的怀念,最终形成一种无奈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象征不安与思虑。
- 春光:代表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野夫:象征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 新衔:象征名声与地位。
- 旧友:代表过去的情谊与回忆。
- 烛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 酒:代表欢乐与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夜睡常惊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安宁
B. 焦虑
C. 快乐
D. 疲惫 -
“春光属野夫”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春光美好
B. 春光不属于诗人
C. 野夫享受春光
D. 以上皆是 -
诗人对“丞相”的恩情感到怎样? A. 感激
B. 无奈
C. 忘记
D. 期待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及第后夜中书事》:同样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前者更着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的得失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