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思朝来起,侵人暑稍微。
晓眠离北户,午饭尚生衣。
山静云初白,枝高果渐稀。
闻君家海上,莫与燕同归。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思绪在清晨开始涌现,夏天的炎热逐渐减弱。早晨从北窗醒来,午餐时仍然穿着未脱的衣服。山间静谧,云彩刚刚变白,树枝高耸,果实也渐渐稀少。听说你家在海上,不要和燕子一起回去了。
注释:
- 秋思:秋天的思念,指对故土、亲友的怀念。
- 侵人暑:侵入人的暑气,形容夏天的热气逐渐减少。
- 晓眠:清晨醒来。
- 生衣:指穿着未脱的衣服,表示衣物仍然是刚穿上的。
- 果渐稀:果实逐渐稀少,暗示秋天的到来。
- 闻君家海上:听说你家在海边。
- 莫与燕同归:不要和燕子一起回去,燕子象征着归乡。
典故解析:
“燕”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归乡的情感,燕子每年春天归来,秋天离去,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约780-836),字德馨,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在长安任职。他以其简练、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季,诗人可能是在思念远方的友人李支使,表达了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日寄李支使》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首联“秋思朝来起,侵人暑稍微”开篇即点明了秋天的氛围,带有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用“晓眠离北户”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暗示了心境的孤寂。午餐时仍穿着衣服,体现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忙碌,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无聊。
后两联中,山静云白,果稀枝高,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而“闻君家海上,莫与燕同归”,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虽与燕子同在一个季节,却不能与友人共同归去,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孤独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诗人的深邃思考,使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哀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思朝来起:秋天的思念在清晨开始涌现,暗示了一种思乡的情绪。
- 侵人暑稍微:夏天的炎热逐渐减弱,标志着秋天的来临。
- 晓眠离北户:早晨从北窗醒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场景。
- 午饭尚生衣:午餐时仍穿着未脱的衣物,彰显出一种懒散和无奈。
- 山静云初白:山中静谧,云彩刚刚变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画面。
- 枝高果渐稀:树枝高耸,果实逐渐稀少,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衰退。
- 闻君家海上:听说你家在海边,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心。
- 莫与燕同归:劝告友人不要和燕子一起回家,流露出对团聚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意境。
- 例如“山静云初白”中的“静”、“初白”描绘了安静的山色和刚开始变白的云彩,带来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秋天的感慨,透过自然的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沉思。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见,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联系。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丰收与凋零,带有思念和感伤的情感。
- 云和山:体现自然的宁静和变化,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燕:象征归乡和团聚,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姚合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燕”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归乡
- C. 离别
- D. 快乐
-
“晨思”一词可以理解为?
- A. 清晨的思考
- B. 秋天的思念
- C. 早晨的梦
- D. 北方的寒冷
答案:
- B. 姚合
- B. 归乡
- B. 秋天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思乡情感,但更强调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直接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姚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