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陶十赴杭州摄掾》

时间: 2025-01-14 16:35:02

莫叹江城一掾卑,沧洲未是阻心期。

浙中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朝暮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陶十赴杭州摄掾
作者:刘长卿 〔唐代〕

莫叹江城一掾卑,
沧洲未是阻心期。
浙中山色千万状,
门外潮声朝暮时。

白话文翻译

不要叹息在江城当官的职位低微,
沧洲并不是阻碍我心中理想的地方。
浙江的山色变化万千,
门外潮水的声音日日夜夜响起。

注释

字词注释:

  1. 莫叹:不要叹息。
  2.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这里指的是陶十所处的地方。
  3. 一掾卑:一掾指的是小官,卑即地位低下。
  4. 沧洲:指的是沧海与洲渚,这里代指远方的杭州。
  5. 阻心期:阻碍心中理想的时间或地方。
  6. 浙中山色:指浙江中部的山色,形象地描绘了浙江的美景。
  7. 潮声:潮水的声音,表示潮涨潮落的自然现象。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江城”与“沧洲”的对比,暗示了作者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对友人前程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少游,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长安、扬州等地。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朋友陶十赴杭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诗中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的境遇,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浓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开篇的“莫叹江城一掾卑”便是对陶十的安慰,意在告诉他不要因为职位低微而感到沮丧。接着“沧洲未是阻心期”则进一步鼓励他,说明无论身处何地,心中的理想和追求是不会被环境所阻碍的。诗中“浙中山色千万状”描绘了浙江大地的壮丽景观,体现了作者对浙江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而“门外潮声朝暮时”则用自然的声音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期待。整首诗运用对比、排比等手法,表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给人以振奋和鼓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叹江城一掾卑”:劝解友人陶十,不必因自己的职位低微而感到失落。
  2. “沧洲未是阻心期”:即使身处沧洲(杭州),也不应该成为阻碍他心中理想的障碍。
  3. “浙中山色千万状”:描绘浙江的山色多姿多彩,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
  4. “门外潮声朝暮时”:潮水的声音伴随白天与黑夜,象征着生活的规律和不变。

修辞手法:

  • 对比:江城的卑微与浙中山色的壮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友人未来的希望。
  • 排比:通过“千万状”的描述,增强了山色的丰富和多样感。
  • 拟人:潮声“朝暮时”,使自然现象具有人情味,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鼓励他在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城:象征着平凡与卑微的生活。
  • 沧洲: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追求。
  • 山色: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多样性。
  • 潮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莫叹江城一掾卑”意在劝解陶十,不要因为什么而感到沮丧? A. 朋友的离去
    B. 职位的低微
    C. 自然环境

  2. 诗中提到的“浙中山色”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浙江的历史
    B. 浙江的山水美景
    C. 浙江的城市风貌

  3. “门外潮声朝暮时”中的“潮声”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时间的流逝
    C. 生活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自然与人生理想的诗作。
  • 杜甫《望岳》:表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长卿的这首诗更偏向于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而李白则是通过对月光的思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