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时间: 2025-01-14 07:27:13

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地区,那里曾经有三苗的遗迹,现在秋天的田野上满是五谷。有人来询问周公的税收,想要交回汉朝的俸禄。江城的寒风背后,太阳已经落下,湓水在暮色中与天空相连。南楚的土地在凋零后,疲惫的百姓依靠你(郑判官)的施舍和怜悯。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苗:古代的部落名,是指古代的一个民族,后代指代古老的地方。
  • 五稼:指五谷,即稻、黍、稷、麦、豆,象征丰收。
  • 周公:西周的开国功臣,周公旦,后世常用其名来指代税收或法度。
  • 汉俸钱:指汉朝时期的官员俸禄,税收用来交给朝廷。
  • 江城:指诗人所在的城市,可能是指当时的江州。
  • 湓水:位于今湖北省的一条河流,意象中暗示了江城的自然景色。
  • 南楚:指南方的楚国,象征着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典故解析:

  • 周公税:周公是古代治理的象征,提到周公税可能是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公平治理的思考。
  • 汉俸:联系汉朝的盛世与衰落,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道济,唐代诗人,生于京兆,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南方,作品以山水和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背景是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艰难,郑判官是诗人好友,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南楚的贫困状况。

诗歌鉴赏:

《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与人物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开头的“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展现了古老与丰收的对比,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土地的沧桑。接着,诗人提到周公税和汉俸钱,表达了对公平治理的期盼与对国家财政的忧虑。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一句,通过寒冷和夕阳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最后的“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直白地表达了对民生困境的关怀,郑判官的慈悲与责任感在此呼之欲出。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深沉的思考转向对友人的祝福,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社会的普遍关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苗馀古地:提到古代的三苗,暗示历史悠久与地方的文化积淀。
  2. 五稼满秋田:象征丰收的景象,反映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
  3. 来问周公税:表达对理政的期盼,借用周公名号,寓意理想中的治理。
  4. 归输汉俸钱:强调税收与俸禄的重负,隐含对当权者的批评。
  5. 江城寒背日:描绘了寒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6. 湓水暮连天:通过水的描绘,展现夕阳下的宁静与辽阔。
  7. 南楚凋残后:暗示南方的衰落,反映社会动荡对人民的影响。
  8. 疲民赖尔怜:呼唤对民众的关怀,表明人文关怀的主题。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寒背日,暮连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丰收的景象比喻希望,用寒冷的日落比喻民生困苦。
  • 拟人:湓水的描写使得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同时也揭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对民生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三苗:古代部落,象征着历史与文化传承。
  2. 五稼:代表丰收,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3. 寒日:暗示孤独与凋零,反映社会的冷漠。
  4. 湓水:自然景观,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过往的记忆。
  5. 南楚:象征着政治与经济的衰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苗”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的部落
    C. 一个城市
    答案:B

  2. “江城寒背日”的意思是?
    A. 江城的寒冷与日落
    B. 江城的温暖
    C. 江城的白昼
    答案:A

  3. 诗人对郑判官的情感是什么?
    A. 愤怒
    B. 关怀与祝福
    C. 忘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刘长卿的这首《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为送别诗,前者带有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后者则更多展现个人的情感与友情,二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却都体现了古代诗人对人情的深刻理解与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刘长卿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