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兴其四
十五游神仙,
仙游未曾歇。
吹笙吟松风,
泛瑟窥海月。
西山玉童子,
使我炼金骨。
欲逐黄鹤飞,
相呼向蓬阙。
白话文翻译
在十五岁时,我就开始游历神仙,
那些神仙的游乐从未停止过。
我在松风中吹笙,吟唱,
在海边泛舟,窥视月光。
西山的玉童子,
让我炼就金刚之身。
我想要追逐黄鹤飞翔,
相互呼唤,向那蓬莱仙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游神仙:指游历或交往神仙,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仙游:仙人的游乐,指神仙的活动。
- 吹笙:演奏笙,一种古代乐器,声音悠扬。
- 泛瑟:泛舟弹奏瑟,瑟是一种古老的弦乐器。
- 玉童子:传说中的神仙少年,象征纯洁和灵性。
- 炼金骨:指修炼成仙的过程,金骨象征着坚固的身体。
- 黄鹤:传说中的神仙鸟,象征自由与超脱。
- 蓬阙:指仙境,传说中的蓬莱仙岛。
典故解析:
- 黄鹤:出自《黄鹤楼》中的诗句,象征长生不老与飞升的理想。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古人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各地,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抒发豪情壮志,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感兴其四》创作于李白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中。诗中体现了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理想的豪情。
诗歌鉴赏
《感兴其四》是李白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逍遥自由生活的憧憬。开头的“十五游神仙”,即刻引入了一个追求长生的主题,展现了李白早年的理想和追求。接下来的描写,诗人通过“吹笙吟松风”和“泛瑟窥海月”两句,展现了他在自然中陶醉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西山玉童子”,象征着神秘和灵性的存在,李白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渴望获得超凡脱俗的力量。“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则展示了李白希望与神仙齐飞的愿望,蓬莱的仙境象征了他理想的归宿。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李白以直白而富有音乐感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由、理想和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洒脱与豪情并存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五游神仙:点明了诗人年轻时便渴望追求神仙的生活。
- 仙游未曾歇:表现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仿佛神仙的生活是永恒的。
- 吹笙吟松风: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享受音乐的情景,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 泛瑟窥海月: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展现了月光下的宁静与美好。
- 西山玉童子:此处引入神秘角色,象征着向往的理想境界。
- 使我炼金骨:表达了渴望通过修炼获得超凡力量的愿望。
- 欲逐黄鹤飞: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飞翔于天地之间。
- 相呼向蓬阙:最终的目标是向往与神仙一起生活在理想的仙境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炼金骨”,用炼金比喻修炼成仙。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结构上都展现出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由和长生不老的追求,表现了李白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揭示了他心中对超越尘世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鹤:象征自由与长生,传达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松风:象征自然的和谐与清新,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海月:象征宁静与美好,传达出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灵感与享受。
- 蓬阙:代表理想中的仙境,象征着诗人对超凡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想要追逐哪种生物?
- A. 仙鹤
- B. 黄鹤
- C. 白鹤
- D. 雀鸟
-
诗中提到的“西山玉童子”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灵性
- C. 权力
- D. 美丽
-
“泛瑟窥海月”中的“泛瑟”是什么意思?
- A. 泛舟
- B. 演奏瑟
- C. 看海
- D. 吟唱
答案:
- B. 黄鹤
- B. 灵性
- B. 演奏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怀,与李白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