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侵黑行飞一两声,春寒啭小未分明。若教更解诸馀语,应向宫花不惜情。
白话文翻译:
在黑暗中隐隐传来几声鸟鸣,春寒中小鸟啼叫的声音尚未十分清晰。如果要我再理解更多的情感语言,恐怕是要对着宫花倾诉我的情思了。
注释:
- 侵黑:指的是在黑暗中,通常指清晨时分。
- 行飞一两声:描述鸟儿飞行时发出的几声鸣叫。
- 春寒:春天的寒冷,暗示春天尚未完全温暖。
- 啭:鸟鸣的声音,形容鸟儿在鸣叫时的婉转。
- 未分明:指声音尚不清晰。
- 教更解:如果让我更深地理解。
- 诸馀语:其他的情感或语言。
- 宫花:指宫廷中的花,可能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宫花一般指代美丽的女子或是宫廷中的花卉,常常用来比喻爱情或对美丽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宫花”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建,号志道,生于福建。王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而闻名。诗作多描绘山水风景、田园生活,情感细腻,特别擅长描写春天的气息和鸟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晓,春天万物复苏,鸟儿鸣叫。作者在这个时节感受到春寒的气息,并通过鸟鸣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宁静与鸟儿的啼鸣,透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以“侵黑行飞一两声”勾画出一个朦胧的清晨,黑暗中传来的鸟鸣声如同春天的序曲,给人一种恍惚而美好的感觉。这种意象不仅传达了春寒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接下来的“春寒啭小未分明”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寒冷,鸟儿的啼鸣似乎在挣扎着从黑暗中走出,昭示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诗的最后一句“应向宫花不惜情”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把对春天的感悟与对美丽事物的向往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爱情和美的渴望。这种对比和呼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复杂,令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侵黑行飞一两声:描绘清晨的鸟鸣,透露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春寒啭小未分明:强调春天的寒冷,鸟鸣声尚未清晰,传达出一种隐约的情感。
- 若教更解诸馀语:表达诗人希望理解更多情感的渴望。
- 应向宫花不惜情:通过对美丽事物的倾诉,展现出对情感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春寒”和“未分明”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宫花”不仅指花,也象征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黑:象征夜晚或阴暗,暗示着未知与潜在的情感。
- 春寒: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寒冷的对比,体现出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 宫花:象征美丽与爱情,代表着对情感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鸣是在什么时间? A. 傍晚
B. 清晨
C. 正午
D. 凌晨 -
“宫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美丽的女子或爱情
C. 冬天
D. 生命 -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A. 恐惧
B. 向往与珍视
C. 疲惫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比较王建的《和门下武相公春晓闻莺》与孟浩然的《春晓》,两者皆描绘春天的美好,但王建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对美的向往,而孟浩然则更注重自然的景色与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