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贾明谪三江》

时间: 2025-01-19 18:57:58

贾生年少最能诗,谪向南方众所悲。

万里天涯嗟独往,百年心事有谁知。

江山摇落猿啼处,海国苍茫日暮时。

不久定膺宣室召,临歧何必泪双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贾明谪三江
贾生年少最能诗,谪向南方众所悲。
万里天涯嗟独往,百年心事有谁知。
江山摇落猿啼处,海国苍茫日暮时。
不久定膺宣室召,临歧何必泪双垂。

白话文翻译:

贾生年少时最擅长诗歌,流落南方让人感到悲伤。
万里天涯我独自前去,心中百年的忧虑又有谁能理解。
在这摇落的江山中,猿猴在啼叫,正值暮色苍茫的海国。
不久他定会受到朝廷的召唤,临别时何必要泪流满面。

注释:

字词注释:

  • 贾生:指贾谊,字宏甫,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谪:被贬,流放。
  • 天涯:遥远的地方,常指离家很远。
  • 颐:指心中的所想。
  • 宣室:指朝廷,古代的宫殿。

典故解析:

  • 贾谊: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后世所称贾生即指他。诗中提到的贾生即是对贾谊的怀念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寿(约1550-1610),明代诗人,字贞甫,号白云山人,出生于山西,后居于南京。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人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贾谊被贬谪三江时,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与惋惜,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人的压制与不公。

诗歌鉴赏:

《送贾明谪三江》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贾谊的追忆,表达了对其遭遇的不平与惋惜。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重而悲伤的,诗人对贾谊的才华与命运感到惋惜,透过“年少最能诗”的描述,诗人不仅在赞美贾谊的才华,更在渗透着对他被贬的无奈与痛心。

“万里天涯嗟独往”,这一句通过空间的描绘,加深了孤独感,表现了贾谊的心境,万里之外,孤身一人,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怀念与忧愁。接着,“百年心事有谁知”更是将内心的苦闷与孤独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身世的感慨。

后两句则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贾谊身处逆境,但“定膺宣室召”暗示着他未来的回归与重新受到重视的可能。这种对命运的期待与抗争,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光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贾生年少最能诗”:贾生年轻时才华横溢,擅长诗歌。
  2. “谪向南方众所悲”:被贬谪到南方,众人对此感到悲伤。
  3. “万里天涯嗟独往”:在漫长的旅途中,感到孤独与无奈。
  4. “百年心事有谁知”:心中长久以来的忧虑与烦恼无人理解。
  5. “江山摇落猿啼处”:在江山的荒凉之地,听到猿鸣悲啼。
  6. “海国苍茫日暮时”:在辽阔的海国,正值黄昏时分,感到苍茫。
  7. “不久定膺宣室召”:不久之后他将再次受到朝廷的召唤。
  8. “临歧何必泪双垂”:临别时不必流下双泪,暗含对重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贾谊年轻时的辉煌与流放后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拟人:将“江山摇落”与“猿啼”结合,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文人遭遇的同情,对时代的不满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期待。通过贾谊的遭遇折射出历史上许多文人相似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贾生”:象征着才华与不幸。
  • “江山”:代表着国家与故土的沧桑变迁。
  • “猿啼”:象征孤独与哀伤。
  • “海国”:代表着广阔而陌生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贾生被贬谪到哪里?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诗中提到的“宣室”指的是什么?

    • A. 书房
    • B. 朝廷
    • C. 宫殿
    • D. 书院
  3. 诗人对贾生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嘲讽
    • C. 同情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送贾明谪三江》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但李白更注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陈寿则更多关注于人物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