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莲曲
作者: 刘方平 〔唐代〕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江水中,夕阳的余晖洒落,渔歌声在耳边响起,船上的少女衣裳鲜艳,宛如楚地的美人。她从小就习惯于在江中采莲,十五岁时便已能随潮水而行。
注释
- 荆歌:指江南地区的渔歌,通常是渔民在作业时唱的歌曲。
- 艳楚腰:指船上的少女身姿婀娜,衣着华丽,像楚地的女子一样美丽。
- 采莲:指在水中采摘莲花的活动,这是一项传统的夏季活动。
- 乘潮:指顺着潮水而行,显示出少女的熟练与灵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方平,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边采莲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青春的赞美。
诗歌鉴赏
《采莲曲》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作,诗人在简短的四句中,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和对自然美的感受。首句“落日清江里”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柔的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清澈的江水上,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紧接着的“荆歌艳楚腰”,让人联想到水面上穿着艳丽衣裳的少女,渔歌声伴随着轻波荡漾,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人文风情。
在第三句“采莲从小惯”中,诗人用“从小惯”展示了少女对采莲的娴熟与机灵,体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青春气息。而最后一句“十五即乘潮”则更是将少女的青春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十五岁正是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年纪,能够乘潮而行,象征着她对未来的无畏与冒险。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青春少女的形象,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给人以愉悦与向上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清江里:描绘了夕阳照耀下的江面,营造出温暖和宁静的气氛。
- 荆歌艳楚腰:通过“荆歌”与“艳楚”,将音乐与美丽的形象结合,营造出动人的江南风情。
- 采莲从小惯:表现少女对采莲的熟练,暗示她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的依赖。
- 十五即乘潮:强调少女的青春活力,象征着一种自由与奔放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少女的美丽比作“楚腰”,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青春活泼的少女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宁静的心境。
- 清江:代表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 荆歌:传达出江南特有的文化氛围。
- 采莲:象征着青春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荆歌”指什么?
A. 渔民的歌曲
B. 诗人的诗句
C. 采莲的歌谣 -
“十五即乘潮”中的“十五”指的是多少岁?
A. 10岁
B. 15岁
C. 20岁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青春的活力与美好
C. 对大自然的恐惧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江南春》描绘了春天的江南美景,展现了生命的勃发,与《采莲曲》一样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江南春》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盎然,而《采莲曲》则更专注于青春少女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不同的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