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时间: 2025-01-04 07:43:07

子月水寒风又烈。

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从它归丙穴。

谋自拙。

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独钓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结。

长欢悦。

不知人世多离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作者:洪适 〔宋代〕
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
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
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白话文翻译

在子月里,水寒风又猛烈,捕捉到的巨鱼从网中漏掉,成了空设。
我徒劳地从它身边返回丙穴,真是自我愚蠢。
无论别人怎么说,我空手而归。昨夜我在西浦的月光下醉眠,
而今夜我独自在南溪钓鱼,雪花纷飞。
妻儿一条船,衣物堆积如山,
我长久地欢喜着,却不知道人世间有多少离别。


注释

字词注释:

  1. 子月:指农历的十二月。
  2. 圉圉:形容鱼的样子,或指鱼的叫声。
  3. 丙穴:古人所指的某个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归宿。
  4. 百结:形容衣物很多,堆积如山。

典故解析:

  • 西浦月:可能指代水边的景象,月夜下的宁静。
  • 南溪雪:描绘在雪中钓鱼的情景,象征孤独与清冷的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生卒年不详),字宗师,号玉山,南宋词人,擅长写词与诗,作品多表现渔家生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方寒冷的冬季,描绘了渔夫在恶劣天气中独自钓鱼的情景,反映了渔民的艰辛与对家庭的思念。


诗歌鉴赏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是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的诗,展现了渔夫在艰苦环境中仍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诗的开头以“子月水寒风又烈”引入,描绘了寒冷和恶劣的天气,给人一种沉重的氛围。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用“巨鱼漏网成虚设”来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捕获的渴望。

接下来的“昨夜醉眠西浦月”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安宁与慰藉的状态,醉卧月下的闲适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今夜独钓南溪雪的描绘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孤独的感慨。

最后的“妻子一船衣百结”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牵挂与责任感,尽管身处寒冷的水边,心中仍然充满对家人的思念与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渗透,传达出渔民生活的艰辛和对幸福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月水寒风又烈:描绘了寒冷的冬天,水面波涛汹涌,渔民的处境艰辛。
  2. 巨鱼漏网成虚设:表达了捕捉的失败,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努力的徒劳。
  3. 圉圉从它归丙穴:暗示着渔夫的归途,似乎是在自我安慰。
  4. 谋自拙:自嘲自己能力的不足。
  5. 空归不管旁人说:表达出对旁人看法的无所谓,强调自我内心的宁静。
  6. 昨夜醉眠西浦月:回忆过去的宁静与欢乐。
  7. 今宵独钓南溪雪:孤独的现状,强调了对自然的感悟。
  8. 妻子一船衣百结:家庭的牵挂,表达了对生活的责任。
  9. 长欢悦:内心的快乐,尽管外在环境恶劣。
  10. 不知人世多离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人情冷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巨鱼漏网”象征着生活的无常。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用“圉圉”描绘鱼的状态,增加情感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渔民在困境中对家庭的思念与生活的坚持,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子月:象征寒冷与艰难。
  2. 水寒:表现出自然环境的恶劣。
  3. :象征孤独与洁白,纯净的内心。
  4. :代表宁静与思考,同时也是对过往的追忆。
  5. :象征家庭的温暖与责任。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A. 一月
    B. 十二月
    C. 二月
    D. 三月

  2. 诗人昨夜醉眠的地方是?
    A. 南溪
    B. 西浦
    C. 北岸
    D. 东江

  3. 诗中提到的“巨鱼漏网”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生活的无常
    C. 生活的平淡
    D. 生活的繁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渔家傲》(范仲淹)
    同样描写渔家生活,情感深厚,展现了渔民的艰辛与乐观。

  2.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情感细腻,意境悠远。

诗词对比:

  • 洪适与范仲淹的作品都涉及自然与人情的关系,但洪适更注重个体的孤独与家庭的牵挂,而范仲淹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鸣。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渔家傲的诗意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