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张侯寿席此州乐府垂杨一曲方盛》
时间: 2025-01-04 09:10: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皇恩
张侯寿席此州乐府垂杨一曲方盛
元好问
天外想春来,春来天上。
乐府垂杨动新唱。
扁舟西子,并与云帆无恙。
五湖将底用,黄金像。
水阁清深,晴楼萧爽。
丝竹留教助清赏。
松腴仙酎,万斛溪泉供酿。
寿杯先领取山中相。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天际想着春天的到来,春天在天空中绽放。乐府的垂杨柳随着新歌而摇曳。扁舟在西子湖上漂浮,云帆也一同安然无恙。五湖的水,真如黄金般美丽。水阁清幽深邃,晴天的楼阁清爽宜人。丝竹乐器的声响,帮助增添了赏景的乐趣。松树下的美酒,供给我们千斛之多的溪水来酿造。寿杯早早地领取,山中的情谊就此相见。
注释:
- 天外:远离的天空,寓意高远。
- 乐府: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这里指音乐和歌唱。
- 扁舟:小船,这里指轻松地漂泊。
- 西子:指西湖,风景名胜。
- 五湖:泛指江湖水域。
- 清深:水清且深,描绘水的清澈与深邃。
- 丝竹:指丝弦乐器和竹乐器,泛指乐器。
- 仙酎:指美酒,如同神仙所饮的酒。
- 万斛:形容数量极多。
典故解析:
- 西子湖:即西湖,因其美丽的自然风景而闻名,常用于诗词中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乐府:古代的音乐体裁,常用以抒情、叙事,体现了古代文化的丰富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山,元代诗人,擅长诗、文、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盛行的乐府文化和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是当时文人情怀的一种体现。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天外想春来”开始,作者就以一种悠远的视角,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春天不仅是自然的复苏,更是心灵的唤醒。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乐府垂杨”和“扁舟西子”,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感巧妙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景象。
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诗人也展现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以“寿杯先领取”收尾,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完美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无限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外想春来”:在遥远的天空中期待春天的到来。
- “春来天上”:春天已经在天空中降临。
- “乐府垂杨动新唱”:乐府的垂杨柳随新歌而舞动。
- “扁舟西子,并与云帆无恙”:小舟在西湖上航行,云帆也安然无恙。
- “五湖将底用,黄金像”:湖水如黄金般闪耀,形容湖面美丽。
- “水阁清深,晴楼萧爽”:水阁清幽深邃,晴天的楼阁清爽宜人。
- “丝竹留教助清赏”:乐器声响增添了赏景的乐趣。
- “松腴仙酎,万斛溪泉供酿”:美酒如神仙所饮,溪水可酿造千斛美酒。
- “寿杯先领取山中相”:寿杯早早领取,山中情谊相见。
-
修辞手法:
- 比喻:“黄金像”形容湖水美丽。
- 拟人:“乐府垂杨动新唱”,使柳树似乎有了生命,随歌而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到来与友谊的珍视展开,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水阁、晴楼:象征着清新与宁静的环境。
- 丝竹:代表着音乐和快乐的生活氛围。
- 寿杯:象征着友谊和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扁舟西子”中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西湖
B. 西山
C. 西江 -
诗中提到的“寿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友情
C. 忧伤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和比喻
B. 对比和排比
C. 夸张和反问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元好问与李白在春天描写上的不同。李白多用豪放的笔调,强调个体的豪情壮志,而元好问则更多表达对自然与友谊的细腻描写。两者风格各异,却共同展现了古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元好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