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晚凉杂忆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9:42: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皇恩 晚凉杂忆六首 其三
记在百泉山,盘涡漩洑。杂佩丛铃暗相触。涧花如雪,了了遥明山屋。苏门蒸彩翠,添银瀑。谁家园子,沿流嵌麓。晚饭家家湘竹。流连河朔,此地从无三伏。中原生爽籁,天新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百泉山所见的美丽景色。山间的水流盘旋涌动,仿佛与佩饰相碰撞的声音。涧边的花朵白如雪,远处的山屋隐约可见。苏门的彩云蒸腾,银色的瀑布闪烁着光彩。谁家园子依山而建,沿着溪流嵌入山麓。晚饭时分,家家户户都在吃湘竹。流连于河朔之地,这里没有三伏的酷热。中原的凉风习习,天地焕然一新。
注释:
- 百泉山:指泉水丰富的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 盘涡漩洑:形容水流的旋转与急促,表现出山水的动感。
- 杂佩丛铃:指佩饰相碰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氛围。
- 涧花如雪:形容涧边的花白如雪,强调其纯洁和美丽。
- 苏门:指苏州的山水,表示色彩的丰富。
- 湘竹:湘江沿岸的竹子,代表了地方特色。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诗中表示此地凉爽宜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5年-约1700年),字仲明,号雪窗,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词人。他的创作风格受到李清照和苏轼的影响,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往往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思。
创作背景:
《感皇恩 晚凉杂忆六首》是陈维崧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组诗,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他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人世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百泉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在此地的惬意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诗的开头以“记在百泉山”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接着,诗中运用了“盘涡漩洑”的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急促与柔和,给人以动感的视觉体验。
在描写景物时,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如“涧花如雪”,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出一种清新和纯洁的情感。诗中提到的“苏门蒸彩翠”,则暗示了作者对南方风光的向往,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
此外,诗中“晚饭家家湘竹”一句,展示了生活的宁静和和谐,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乡村气息。最后,诗人以“此地从无三伏”来强调与中原酷热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凉爽环境的珍视,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山水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在百泉山:开篇点明地点,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
- 盘涡漩洑:描绘水流的动态,生动形象。
- 杂佩丛铃暗相触:形象化的声音描绘,增添了细腻的感官体验。
- 涧花如雪:比喻花的洁白,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 了了遥明山屋:描写远处山屋的朦胧,增强诗的空间感。
- 苏门蒸彩翠,添银瀑:强调自然景色的丰富多彩。
- 谁家园子,沿流嵌麓:呈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 晚饭家家湘竹:生活的细节描写,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 流连河朔,此地从无三伏:表达了对此地气候的赞美。
- 中原生爽籁,天新沐:最后一句总结,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涧花如雪”,形象生动。
- 拟人:如“杂佩丛铃”,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环境的感恩,展现出一种闲适与幽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泉山:象征着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
- 涧花:象征着自然的纯洁与美丽。
- 银瀑:象征着流动的生命与自然的灵动。
- 湘竹:代表了地方文化与自然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泉山”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人的繁忙
C. 历史的沉重
答案:A -
“涧花如雪”中的“雪”是用来形容什么? A. 花的颜色
B. 温度
C. 花的香气
答案:A -
诗中“此地从无三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酷热的厌恶
B. 对凉爽的喜爱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与陈维崧《感皇恩》:
- 两首诗均描写了山水自然之美,王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清幽,而陈维崧则强调夏季的凉爽与生活气息。
- 王维的诗较为内敛,注重意境;而陈维崧的作品则更为直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恩。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陈维崧的传记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