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师令 戊子京戏堂会即兴作》
时间: 2025-01-04 07:02: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师师令 戊子京戏堂会即兴作
作者: 俞律
斜阳如水,洗百年尘市。
车声催唤丽人迟,春寂寂花开门闭。
阿母呼儿呼不起,要东风扶醉。
歌场何限名花卉,只认君红袂。
临台一转小苏三,唱不了相思滋味。
珠落玉盘浑是泪,怕人生如戏。
白话文翻译:
夕阳像水一样洒下,洗净了百年的尘埃与喧嚣。
车声催促着美丽的女子,却让她迟迟未到,春天静悄悄地,花开却关上了门。
母亲呼唤儿子,却叫不醒他,只想借东风来扶起醉意。
歌场上名声显赫的花卉众多,唯独认得你那红色的衣袂。
在台前转了一圈的小苏三,唱不出那相思的滋味。
珠子落在玉盘上,全是眼泪,怕是人生就像一场戏。
注释:
- 斜阳如水:夕阳的光线像水一样柔和。
- 洗百年尘市:洗净了百年来的尘埃与喧嚣,暗指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 阿母呼儿呼不起:母亲呼唤儿子却无法唤醒,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
- 君红袂:指的是“你”的红色衣袂,象征爱情的对象。
- 小苏三:指民间传说中的一位歌女,象征情感的表达。
- 珠落玉盘:比喻泪水滴落,传达深切的情感。
典故解析:
“小苏三”是指戏曲《西华山》中一位著名的女子角色,因其悲情故事而广为人知。她的形象常常与相思、离愁相联系,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律,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京戏堂会,正值戊子年,诗人在此场合即兴而作,结合了对戏曲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斜阳、车声、春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的氛围。作者用“斜阳如水”开篇,立刻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夕阳的柔和与沉静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等待与失落的场景,车声催促着美丽的女子,却因春天的寂静而让她迟迟未到,暗示了生活中的残酷与无奈。
母亲的呼喊象征着对儿子的关心与期望,但在醉意的笼罩下,儿子却无法回应。这种情感的隔阂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情色彩。接下来,提到的“小苏三”更是引发了对失去爱情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珠落玉盘”来比喻泪水,强调了人生如戏的无常与悲哀。
整首诗在生动的意象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生活、爱情和人生的深切思考,读来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通过“斜阳如水”展现出光阴的流逝,接着“洗百年尘市”引出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
- “车声催唤丽人迟”揭示了生活节奏的急促,与“春寂寂花开门闭”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孤寂。
- “阿母呼儿呼不起”则体现了亲情的无奈与期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
- “歌场何限名花卉,只认君红袂”中,歌场的繁华与个人情感的专注形成鲜明对比。
- 最后几句则通过“小苏三”的形象和“珠落玉盘”的意象,传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斜阳如水”,“珠落玉盘”都是生动形象的比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春天的寂静与花的盛开拟人化,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张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如“春寂寂花开门闭”与“歌场何限名花卉”形成对比。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和爱情的渺小。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车声:代表生活的繁忙与急促。
- 春花:象征青春与美好,但“门闭”则暗示失去与封闭。
- 小苏三:象征着歌唱与情感的表达,但又与现实中无法传达的相思形成对比。
- 珠落玉盘:泪水的象征,表现悲伤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斜阳如水”比喻的是:
- A. 美好的时光
- B. 夕阳的柔和
- C. 生活的繁忙
-
小苏三在诗中象征:
- A. 亲情
- B. 失去的爱情
- C. 友情
-
“珠落玉盘”表达的是: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对爱情与人生的感慨。
- 李清照的词,表现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比较俞律的《师师令》与李清照的《声声慢》,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索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俞律更侧重于戏曲的意象,而李清照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学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