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秋雨)》
时间: 2025-01-04 11:0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秋雨)
赵长卿 〔宋代〕
一夜西风响翠条。
碧纱窗外雨,长凉飙。
朝来绿涨水平桥。
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坐久篆烟销。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
即今消瘦沈郎腰。
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白话文翻译:
一夜之间,西风在翠柳间吹响。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秋风长凉。
早晨一来,水面绿意盎然,桥上风景如画。
清新的景色中,疏落的韵味飘入了芭蕉叶间。
我在这里坐了很久,烟雾渐渐散去。
多情的人离去后,音信远隔。
如今的我消瘦得很,仿佛是沈郎那样。
在这个悲秋时节,感到无尽的惆怅,虚度了美好的夜晚。
注释:
- 翠条:指翠绿的柳条。
- 碧纱窗:指用碧色纱布做的窗,象征清丽的环境。
- 清景:清新的景色。
- 疏韵:疏离的韵味,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情调。
- 篆烟:篆刻的烟雾,指香烟的缭绕。
- 多情人:指情感丰富的人。
- 信音:音信,书信的消息。
- 沈郎:可能是指心中所念之人,或是特指某个沉默寡言的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语言著称。他的词风格清丽、婉约,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敏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秋雨时节,正值诗人情感低落之际,环境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相互交织,表现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赵长卿的《小重山(秋雨)》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雨的感受和对离人的思念。首句“一夜西风响翠条”引入秋季的气息,西风的吹动让翠绿的柳条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清新的自然意境。接着“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描绘了窗外的雨声与凉风,雨水的淅沥伴随着凉风,增添了秋天的寒意。所有的描写都透露出一种清冷的孤寂感。
“朝来绿涨水平桥”,这一句通过水面上绿色的倒影,展现了秋雨后的清新景象,然而这种美丽却伴随着“添清景,疏韵入芭蕉”的淡淡忧伤,似乎在感叹美景的背后是心中无法言说的惆怅。接下来“坐久篆烟销”,将诗人的身心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长时间的等待使得香烟逐渐消散,心中的思念也随之淡去。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一语道出了离别的痛苦,离去的人带走了音信,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孤独。最后的“悲秋切,虚度可人宵”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正值秋季,愈发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令人倍感惋惜。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自然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夜西风响翠条:西风在夜间吹动翠绿的柳条,传达出秋天的来临。
- 碧纱窗外雨,长凉飙:窗外的雨声和凉风,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朝来绿涨水平桥:清晨水面上绿意涌动,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添清景,疏韵入芭蕉:美景增添了一种清新韵味,渗透在芭蕉的叶间。
- 坐久篆烟销:长时间坐着,香烟渐渐消散,隐喻思绪的飘散。
-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多情的人离去后,音信变得遥不可及。
- 即今消瘦沈郎腰:如今的我消瘦得像沈郎,暗指思念的苦涩。
- 悲秋切,虚度可人宵:在悲秋的时节,感到时间的虚度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与秋景结合,生动地表现内心情感。
- 拟人:通过“西风响翠条”等意象,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词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秋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情感基调悲伤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也代表变迁与离别。
- 雨:表达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 翠条:代表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芭蕉:常用来象征思念与愁苦。
- 香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消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长凉飙”主要指什么? A. 秋风
B. 春风
C. 夏风
D. 冬风 -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中的“信音”主要指什么? A. 音乐
B. 消息
C. 书信
D. 诗歌 -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小重山(秋雨)》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皆表现秋天的孤独与思念,但赵长卿更侧重于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多用直白的情感流露。
通过对这些诗作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词人在表达情感上的共通之处与个体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美与意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