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别东林僧
作者: 贯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大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
自怜在,子莫苦相留。
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
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头。
白话文翻译:
在大士的住所里宿住,我在芙蓉的佛龛旁游玩。
我自怜自惜,不要为我而苦苦相留。
干枯的树叶飘落在山间的席子上,孤云恰好伴着茶瓯。
我徘徊不忍离去,房子坐落在美丽的山峰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大士: 指佛教中的菩萨。
- 芙蓉龛: 佛龛上供奉的佛像,芙蓉象征美丽的事物。
- 自怜: 自己怜惜自己,表达一种孤独感。
- 燥叶: 干枯的树叶。
- 茗瓯: 茶碗,指喝茶用的器具。
- 裴回: 徘徊、踌躇的意思。
典故解析:
“别东林僧”中的“东林”可能指的是东林寺,东林寺是唐代著名的禅宗寺庙,寓意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贯休作为僧人,其作品常常蕴含对佛教思想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830-912),字子乔,号浣溪,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诗、词,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禅宗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与东林僧别离时的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贯休的《别东林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心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开篇“大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在大士的住所中安静地待着,仿佛在与世隔绝。接下来“自怜在,子莫苦相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告别的情感,虽有不舍,却又不愿加重对方的负担。
“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通过干枯的树叶与孤云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那种孤寂的心情,仿佛自然也在感应着他的情绪。最后一句“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头”,描绘出诗人虽有徘徊不决,但山房的美景又让他留恋不已,形成了一种矛盾的情感。
整首诗运用了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融合了离别的伤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 诗人描绘出自己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佛教的氛围使他感到心灵的安宁。
- 自怜在,子莫苦相留: 诗人在对友人告别时,虽然心中不舍,但他不希望给友人带来困扰。
- 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 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感觉,映射诗人的孤独。
- 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头: 最后表达了对山房美景的留恋,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和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 “孤云傍茗瓯”,将孤独的云与茶瓯相结合,增强了孤寂的感觉。
- 对仗: “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反映了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士: 象征智慧与慈悲。
- 芙蓉: 美丽与纯洁的象征。
- 燥叶: 生命的无常与凋零。
- 孤云: 孤独与漂泊的象征。
- 茗瓯: 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大士”指的是谁?
A. 一位高僧
B. 一位国王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商人 -
“自怜在,子莫苦相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不舍
C. 愤怒
D. 忍耐 -
诗中提到的“孤云”象征着什么?
A. 幸福
B. 友谊
C. 孤独
D. 成功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感悟。
- 李白《赠汪伦》:同样是关于友情和离别的主题。
诗词对比:
- 贯休与王维的作品都涉及自然与人文,但贯休更注重内心的孤独和离别的伤感,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对自然的赞美与安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贯休集》
-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贯休的生平、作品和唐代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