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七 与严霜、无斋同和寂园老人并效其体》
时间: 2024-12-29 19:4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午醉迷离暮始苏。
阶桐百尺未全枯。
沈沈红日何劳逐,
扰扰青蝇但欲驱。
丝作茧,露成珠。
秋风无事到庭除。
黄花孤特将安托,
赖有渊明酒一壶。
白话文翻译
在午后饮酒醉得迷迷糊糊,傍晚时分才渐渐苏醒。
院子里的梧桐树高达百尺,却还没有完全枯萎。
沉沉的红日何必去追逐,
扰扰的青蝇只想被驱赶。
丝线织成茧,露水凝成珠。
秋风无事,随意到庭院中扫除。
孤零零的黄花将何处寄托,
幸好还有渊明的酒壶一壶。
注释
逐句解释:
- 午醉迷离暮始苏:在午后喝酒醉得迷糊,傍晚才开始清醒。
- 阶桐百尺未全枯:院子里的梧桐树高达百尺,尚未完全枯萎。
- 沈沈红日何劳逐:沉沉的红日何必去追逐(指夕阳)。
- 扰扰青蝇但欲驱:吵闹的青蝇只想被驱赶。
- 丝作茧,露成珠:蚕丝织成茧,露水凝结成珠。
- 秋风无事到庭除:秋风无所事事,随意进庭院扫除。
- 黄花孤特将安托:孤零的黄花将寄托于何处。
- 赖有渊明酒一壶:幸好有陶渊明的酒壶一壶可以慰藉。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赞美而著称,常在诗中描写饮酒与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淡雅,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午后醉酒后的情景,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同时流露出对孤独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在午后喝酒的迷醉状态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特别是夕阳与秋风的交织,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中“百尺未全枯”的梧桐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而“青蝇”的烦扰则暗示了生活中琐事的干扰。
“丝作茧,露成珠”意象的运用,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暗含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观察。最后的“赖有渊明酒一壶”,则显示了诗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明了他对自然、酒与宁静生活的追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午醉迷离暮始苏:开头即展示了醉酒后的状态,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 阶桐百尺未全枯:描绘梧桐树的高大,暗示生命的顽强。
- 沈沈红日何劳逐: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 扰扰青蝇但欲驱:生活琐事的烦扰,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 丝作茧,露成珠:自然的细腻描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珍贵。
- 秋风无事到庭除:秋风的无所事事,暗示生活的宁静。
- 黄花孤特将安托:孤独的黄花,展现出一种孤独感。
- 赖有渊明酒一壶:最后一句表达了对酒的依赖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丝作茧、露成珠”,形象地表现自然的美。
- 拟人:如“秋风无事”,使自然更具生命感。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的孤独与惆怅,展现出一种淡然、哲思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午醉:表示一种放松与享受。
- 桐:象征生命与坚韧。
- 红日:代表时间的流逝。
- 青蝇:生活中的琐碎。
- 丝与露:自然的美与珍贵。
- 黄花:孤独与寄托。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活的画卷,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尺未全枯”的树是什么树?
- A. 榕树
- B. 梧桐树
- C. 松树
-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
诗中表现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忧伤与孤独
- B. 对酒的热爱
- C. 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陈永正的这首诗更具现代感,表现的生活哲学更为细腻与复杂。陶渊明强调的是一种超脱与自给自足,而陈永正则在自然与人性之间找寻一种平衡,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研究》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这些书籍和文章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与研究诗词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