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户古律三首》

时间: 2025-01-04 09:54:54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唐户古律三首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某人诗作的赞赏和共鸣。诗中提到对方的声誉早已让人敬畏,而今又见到其佳作,感到荣幸。诗中的“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意味着微小的声音消失,而正直的声音日益响亮。诗人表示自己与对方在品味和爱好上相同,并提议不时地交流诗句,共同追求圣贤的境界。

注释: 字词注释:

  • 雋誉:美好的声誉。
  • 幺响:微小的声音。
  • 正声:正直的声音或作品。
  • 袖句:指携带或交流诗句。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对诗作的赞赏和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这首诗可能是对某位诗友作品的回应,表达了对对方诗作的赞赏和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阅读了某位诗友的作品后,对其诗作表示赞赏和共鸣,并提议共同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幺响”与“正声”的消长,表达了诗人对正直文学作品的推崇。诗中的“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显示了诗人与对方在文学品味上的共鸣,而“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则是一种文学上的共同追求和交流的提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表达了对对方声誉的敬畏和对其佳作的荣幸。
  2.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通过对比微小声音的消失和正直声音的响亮,强调正直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3.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显示了诗人与对方在文学品味上的共鸣。
  4.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提议不时地交流诗句,共同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幺响”与“正声”的对比,强调正直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 拟人:将“正声”拟人化,赋予其动态和生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赏和共鸣,以及对正直文学作品的推崇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诗友作品的赞赏,并提议共同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幺响:微小的声音,象征不重要的声音或作品。
  • 正声:正直的声音,象征重要的、正直的文学作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幺响”指的是什么? A. 微小的声音 B. 正直的声音 C. 重要的声音 D. 不重要的声音 答案:A

  2. 诗中的“正声”象征什么? A. 微小的声音 B. 正直的声音 C. 重要的声音 D. 不重要的声音 答案:B

  3. 诗人提议“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的目的是什么? A. 交流诗句 B. 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 C. 表达对诗友的赞赏 D. 强调正直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诗友作品的赞赏和共鸣。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正直文学作品的推崇。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姜特立的《和唐户古律三首》都表达了对诗友作品的赞赏和共鸣,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对往事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姜特立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