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
时间: 2025-01-04 11:37: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游 曹唐 〔唐代〕
尽兴南游卒未回,水工舟子不须催。 政思碧树关心句,难放红螺蘸甲杯。 涨海潮生阴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 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
白话文翻译
尽情南游至今未归,船夫和船工不必催促。 政务之余思念那碧树下的关心之句,难以放下那红螺壳制成的蘸酒杯。 海潮上涨时阴火熄灭,苍梧山风暖和瘴气云雾散开。 芦花静静开放,月光如白练,不知何处传来江上的笛声。
注释
- 尽兴南游卒未回:尽情地南游,至今未归。
- 水工舟子:船夫和船工。
- 政思碧树关心句:政务之余思念那碧树下的关心之句。
- 难放红螺蘸甲杯:难以放下那红螺壳制成的蘸酒杯。
- 涨海潮生阴火灭:海潮上涨时阴火熄灭。
- 苍梧风暖瘴云开:苍梧山风暖和瘴气云雾散开。
- 芦花寂寂月如练:芦花静静开放,月光如白练。
- 何处笛声江上来:不知何处传来江上的笛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游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游的留恋和对远方笛声的遐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南游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南游的深情留恋。诗中“尽兴南游卒未回”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南游的无限留恋,而“水工舟子不须催”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明诗人不愿被催促归去。中间两句通过对海潮、风暖、瘴云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最后两句以芦花、月光和笛声为意象,勾勒出一幅幽静而神秘的江上夜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尽兴南游卒未回:表达了诗人对南游的无限留恋。
- 水工舟子不须催:强化了诗人不愿被催促归去的情感。
- 政思碧树关心句:政务之余思念那碧树下的关心之句。
- 难放红螺蘸甲杯:难以放下那红螺壳制成的蘸酒杯。
- 涨海潮生阴火灭:海潮上涨时阴火熄灭。
- 苍梧风暖瘴云开:苍梧山风暖和瘴气云雾散开。
- 芦花寂寂月如练:芦花静静开放,月光如白练。
- 何处笛声江上来:不知何处传来江上的笛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练”将月光比作白练,形象生动。
- 拟人:如“水工舟子不须催”赋予水工舟子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南游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游的留恋和对远方笛声的遐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遐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树: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红螺蘸甲杯: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情趣。
- 涨海潮生:象征着自然的壮阔。
- 苍梧风暖: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芦花寂寂:象征着宁静和孤独。
- 月如练: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 笛声:象征着远方和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工舟子不须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急切归去 B. 不愿归去 C. 无所谓 D. 期待归去
-
诗中“月如练”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何处笛声江上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宁静 C. 遐想 D. 悲伤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曹唐《南游》: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但杜甫的诗更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曹唐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