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

时间: 2025-01-14 11:36:17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 ——王以悟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九日)时,与友人一同登上巽山的所见所感。诗人借助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在雨中,断桥显得更加陡峭,古洞则被云雾深深覆盖。重阳节的景致依旧如昔,然而岁月无情,二毛(指秋风)已悄然侵袭,令人感到阵阵寒意。醉意浓浓之时,归途的山下,听见了寒冷的杵声。

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传统节日,常有登高的习俗。
  • 相提度远岑:指与友人一同游玩,遥望远山。
  • 断桥:指山中一座险峻的桥,带有雨水的气息。
  • 二毛:指秋风或秋天的寒意,形容天气转凉。
  • 寒砧:指寒冷的杵声,象征着夕阳西下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以悟,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正逢时节变换,体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丽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首联“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开篇即点明了登高的动机,营造出一种与友共游的愉悦氛围。接下来的“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则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山中雨雾景象的苍凉与深邃,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最后一句“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不仅让人感受到归途的孤寂与凉意,也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变迁。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与友人一同登高游玩,目光遥望远山,表达了愉悦的心情。
  2.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描绘了雨中高耸的断桥与被云雾笼罩的古洞,意象生动,富有层次感。
  3.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重阳节的气氛依旧,但秋风的凉意已悄然来袭,体现了时光的无情。
  4.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归途之时,夕阳西下,听见山下的杵声,暗示着归家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二毛”指代秋风,形象地传达了季节变化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情感,形成了诗的核心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的登高游玩,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又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与坚定,表达诗人追求理想的心态。
  • :象征着洗涤与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淀。
  • 杵声:代表着归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的“二毛”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秋风
    • C. 山水
    • D. 夕阳
  3. 诗人所描绘的“断桥”带有什么样的气氛?

    • A. 安静
    • B. 陡峭、凶险
    • C. 欢快
    • D. 温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杂诗》与王以悟的此诗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而王以悟则在自然景象中夹杂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以悟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