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微风振檐铎,玱如环佩响。
登高看秋色,俯见明月上。
木落天地宽,云散川原广。
来者不可期,逝者日巳往。
离居岂无怀,恻怆萦远想。
白话文翻译
微风轻轻摇动屋檐上的铃铛,发出如同环佩般清脆的声音。
我登高远望,秋天的景色尽收眼底,俯视之下,明月悬挂在空中。
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天地显得宽广开阔,云朵散去,河流与原野显得更加辽阔。
来者无法预料何时到来,逝去的人已是日渐远去。
离别居住的地方难道就没有思念吗?哀伤的情绪萦绕心头,令我沉思远方。
注释
- 微风:轻柔的风。
- 振檐铎:摇动屋檐下的铃铛,铎是古代的钟铃。
- 玱:一种古代的装饰品,发出清脆的声响。
- 登高:爬山或登高处。
- 木落:树木的叶子掉落。
- 恻怆:悲伤、怜悯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旅兴》系列诗作多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该诗写于秋季,正值木落云散之时,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思念与惆怅。
诗歌鉴赏
《旅兴 其十七》通过细腻的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时光、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以“微风振檐铎”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旅途中耳边传来的铃声,仿佛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凉的秋风。这种声音不仅是自然的回响,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接下来的“登高看秋色,俯见明月上”,通过登高而望的视角,展现出秋天的壮丽与宁静,明月的升起更是增添了几分静谧之感,使人在壮丽的自然面前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渺小。
随后,诗人描绘了天地的宽广与河原的辽阔,进一步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来者不可期,逝者日巳往”,这两句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捉摸。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中浓厚的惆怅情绪。最后以“离居岂无怀,恻怆萦远想”作结,诗人表达了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风振檐铎:微风吹动着屋檐上的铃铛,铃声清脆悦耳。
- 玱如环佩响:铃声如同美玉环佩的声响,形象生动。
- 登高看秋色:爬到高处,可以看到秋天的美丽景色。
- 俯见明月上:俯视天空,看到明亮的月亮高挂。
- 木落天地宽:树木的叶子纷纷掉落,天地显得更加开阔。
- 云散川原广:云彩散去后,河流与原野显得广袤无边。
- 来者不可期:未来来的人无法预测何时到来。
- 逝者日巳往:已经逝去的人,时日已久。
- 离居岂无怀:离开故乡,难免会有所思念。
- 恻怆萦远想:内心的哀伤与思念缠绕着远方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玱如环佩响”,将铃声比作环佩声,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有明显的对仗,如“来者不可期,逝者日巳往”。
- 排比:在描述自然景象时,通过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气势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真挚,展现了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微风:象征轻松与宁静。
- 铃铛:代表思念与记忆的声响。
- 明月:象征孤独与远方的思念。
- 秋色: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机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微风振檐铎”中的“铎”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古代的钟铃
C. 诗人的名字
D. 一种植物 -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 A. 友情
B. 孤独与思念
C. 繁荣
D. 自由 -
诗人对“来者不可期,逝者日巳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惆怅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旅兴 其十七》与《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旅兴 其十七》更侧重于个人的思考与孤独的情感,而《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