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怜君得佳趣,芳树掩衡门。
对酒花成坞,题诗竹满轩。
湖光孤棹晚,山影半帘昏。
后夜藤萝月,相思入梦魂。
白话文翻译:
怜惜你能够享受美好的乐趣,芬芳的树木掩映着门前。
对着美酒,花影摇曳如同小舟,题写的诗句在竹林间满盈。
湖面上的光影映照着孤独的船只,山影映入半帘的暮色。
夜晚的藤萝下,月光洒落,思念之情涌入梦境。
注释:
- 怜君:指对对方的关心与怜惜。
- 佳趣:美好的趣味或乐趣。
- 芳树:香气四溢的树木,象征自然的美好。
- 衡门:门的名称,通常指家门。
- 对酒:一边喝酒,表达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花成坞:花影如同小舟,形象生动。
- 题诗:写诗,诗歌的创作活动。
- 竹满轩:竹子茂盛生长,形象优雅。
- 湖光:湖面上的光影,描绘自然的景象。
- 孤棹:孤独的船只,象征孤独与思念。
- 藤萝月:藤萝下的月光,体现夜晚的静谧。
- 相思入梦魂:思念之情渗入梦中,表达深切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廑,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抒情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一个闲适的夜晚,诗人借用自然景色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闲适与情感交流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描绘了一个恬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芬芳的树木掩映着家门,湖面上孤舟荡漾,夜晚的藤萝下月光洒落,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美感与宁静的气息。诗人通过“对酒花成坞”的描写,将饮酒作诗的乐趣与花影的美丽结合,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在情感上,诗人以清新悠扬的笔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思念。尤其是最后两句,夜晚的藤萝月下,思念之情如月光般悄然渗入梦中,展现了思念的深切与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远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怜君得佳趣:表达了对朋友能够享受美好生活的赞赏。
- 芳树掩衡门:描绘了环境的优雅,暗示着诗人的生活环境与心境。
- 对酒花成坞:通过饮酒与花影的结合,表现出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 题诗竹满轩:写诗的过程与环境的和谐,体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
- 湖光孤棹晚:孤舟映照湖光,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山影半帘昏:山影与暮色的结合,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后夜藤萝月:夜晚藤萝下的月光,绘制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 相思入梦魂:深切的思念之情,表露了人内心的柔情与忧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成坞”将花影比作小舟,生动形象。
- 拟人:夜晚的藤萝与月光似乎有情有景,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体结构和意象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融入自然景色,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意象分析:
- 芳树: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湖光:代表着恬静与思考的空间,给人以启发。
- 孤棹:象征孤独与思念,表现诗人的内心情感。
- 藤萝月:月光下的藤萝体现了宁静与思索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对酒花成坞”意指: a) 酒与花影结合
b) 只喝酒不看花
c) 对酒无感 -
“怜君得佳趣”中的“佳趣”是指: a) 美好的乐趣
b) 朋友的趣味
c) 不好的事情 -
诗中传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思念与孤独
c) 生气
答案:
- a) 酒与花影结合
- a) 美好的乐趣
- b) 思念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夜喜雨》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和梅轩来韵》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结合,均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 《春夜喜雨》则以雨景传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和梅轩来韵》的静谧夜晚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自然条件下人们的情感反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