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上青云迥,湖边白屋贫。不嫌栖此地,何幸接芳邻。草阁频邀月,萝衣岂负春。吾兄读书处,还有问奇人。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青云高远,湖边的白屋显得贫穷。虽然我不嫌弃栖身于此,但能与友邻相接,真是幸运。草阁里常常邀请明月,穿着萝卜叶衣的我,怎能辜负这春光。我的兄长读书的地方,还有许多值得探访的奇人。
注释:
- 青云迥:青色的云彩高高地飘浮,形容天空辽阔。
- 白屋贫:白色的小屋显得简陋,贫穷。
- 栖此地:栖息在这个地方。
- 芳邻:指友好的邻居,芳香的邻居,寓意良好的交往。
- 草阁:用草搭建的小阁楼。
- 邀月:邀请月亮,意为在夜晚与月亮相伴。
- 萝衣:用萝卜叶做的衣服,形容简朴的生活。
- 问奇人:探访那些有才华或奇特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廑,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见其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敏感与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乡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友人楚芳兄交流时,表达了对朋友相聚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朴实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开篇以“天上青云迥,湖边白屋贫”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简朴的生活场景,青云和白屋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内心的淡泊与对物质的无所谓。接着,通过“不嫌栖此地”的自我表白,传达出对现状的满足与自我调适,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草阁频邀月,萝衣岂负春”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草阁与明月的相邀,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欢庆。最后一句“吾兄读书处,还有问奇人”点明了诗人与兄长的关系,传递出一种对知识和人文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互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恬淡而积极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上青云迥:描绘天高云淡的广阔,象征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湖边白屋贫:白屋暗示简单朴素的生活,体现出对物质的不在乎。
- 不嫌栖此地:表明对现状的满足和对生活环境的接受。
- 何幸接芳邻:表达与友人相聚的幸运,展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 草阁频邀月:草阁象征着诗人的精神生活,与月亮的相邀,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萝衣岂负春:用简朴的衣着也能享受春天的美好,强调内心的富足。
- 吾兄读书处:提到兄长的学问,反映出对知识的尊重。
- 还有问奇人:渴望向有才之人学习,展现了求知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青云与白屋的对比,体现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拟人:草阁邀请明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存在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和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和对知识渴求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远大抱负。
- 白屋:代表简朴与清贫的生活。
- 草阁:象征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明月: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萝衣: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A. 富裕的别墅
B. 贫穷的白屋
C. 繁华的市区
D. 喧闹的街道 -
诗人对朋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疏远
B. 珍惜
C. 忽视
D. 不屑 -
“草阁频邀月”中的“邀”字可以理解为: A. 争吵
B. 邀请
C. 隐藏
D. 追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竹里馆》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郭廑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离乡之苦的思念。郭廑的诗中透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而李白则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郭廑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李白与郭廑的诗歌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