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山作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8:56: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惠山作 其二 袁宏道 〔明代〕 雪后青山暖复鲜,疏黄浅绿也堪怜。 高僧执卷供谈柄,少妇明妆送佛钱。 向子无端儿与女,华阳多事道兼禅。 浮生早被微名误,迟向人开醉五年。
白话文翻译:
雪后的青山显得更加温暖和新鲜,稀疏的黄色和浅绿色也值得怜爱。 高僧手持经卷作为谈话的素材,少妇打扮得体地送上供佛的钱。 向子(作者自指)无缘无故地有了儿女,华阳(地名)这个地方多事,既要修道又要参禅。 浮生早早地被微小的名声所误,迟来的五年才向人们敞开心扉,尽情享受。
注释:
- 雪后青山暖复鲜:形容雪后的山色更加清新和温暖。
- 疏黄浅绿也堪怜:指山上的植物颜色虽不浓烈,但也很可爱。
- 高僧执卷供谈柄:高僧手持经卷,作为与人交谈的话题。
- 少妇明妆送佛钱:打扮得体的少妇送上供佛的钱财。
- 向子无端儿与女:作者自指,表示自己无缘无故地有了儿女。
- 华阳多事道兼禅:华阳这个地方事务繁多,既要修道又要参禅。
- 浮生早被微名误:作者认为自己的一生早早地被微不足道的名声所困扰。
- 迟向人开醉五年:指作者在晚年才开始向人们展示真实的自我,尽情享受生活。
诗词背景: 袁宏道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游惠山作 其二》描绘了作者游历惠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雪后青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的清新与温暖。诗中“高僧执卷供谈柄,少妇明妆送佛钱”一句,既描绘了宗教活动的场景,也反映了社会的日常生活。后两句“浮生早被微名误,迟向人开醉五年”则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雪后青山暖复鲜”描绘了雪后山色的清新与温暖,给人以美的享受。
- 第二句“疏黄浅绿也堪怜”进一步以色彩的细腻变化,增强了自然景色的美感。
- 第三句“高僧执卷供谈柄”描绘了宗教活动的场景,反映了社会的文化生活。
- 第四句“少妇明妆送佛钱”则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
- 第五句“向子无端儿与女”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感慨。
- 第六句“华阳多事道兼禅”反映了作者对修道生活的复杂感受。
- 第七句“浮生早被微名误”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 第八句“迟向人开醉五年”则是作者对晚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后青山暖复鲜”中的“暖复鲜”比喻雪后山色的清新与温暖。
- 对仗:如“高僧执卷供谈柄,少妇明妆送佛钱”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雪后青山:象征着清新与温暖。
- 高僧执卷:象征着宗教文化。
- 少妇明妆: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雪后青山暖复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A. 雪后山色的清新与温暖 B. 雪后山色的寒冷与孤独 C. 雪后山色的浓烈与艳丽 D. 雪后山色的平淡与无趣
-
诗中“浮生早被微名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淡泊 C. 对名利的无奈 D. 对名利的困惑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其他诗作,如《游惠山作 其一》,可以比较作者对同一地点的不同感受。
- 其他明代诗人的山水诗,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可以比较不同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游惠山作 其二》与《游惠山作 其一》对比,可以了解作者对同一地点的不同感受和表达方式。
- 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对比,可以比较不同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全部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山水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