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右双鹅
作者:陆游 〔宋代〕
断崖幽洞白云深,
缥渺仙槎无古今。
飞下一峰相劳苦,
却疑天外有知音。
白话文翻译:
在陡峭的悬崖和幽深的山洞中,白云环绕,显得格外深邃;那缥缈的仙舟穿行于空中,似乎没有古今之分。飞下的山峰让我感到辛苦劳累,然而我却疑惑,是否在天外还有知音在呼应我。
注释:
- 断崖:陡峭的悬崖。
- 幽洞:深邃的山洞。
- 缥渺:轻盈而模糊,形容仙舟如梦似幻。
- 仙槎:神仙的舟船,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存在。
- 飞下:从高处降落,形容山峰的陡峭。
- 相劳苦:意指感受到辛苦的劳动。
典故解析:
“仙槎”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人们对超脱世俗的向往。道教文化中,仙人乘坐的舟船是通往理想世界的媒介。此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复兴,作品涉及山水、田园、边塞等多个主题,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清新的艺术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在自然景观中获得的心灵慰藉,以及对理想精神寄托的渴望。
诗歌鉴赏:
《右双鹅》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断崖幽洞白云深”以形象的描绘引入,展现出一幅幽深的山水画卷,给人以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缥渺仙槎无古今”则通过对仙舟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心中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最后两句“飞下一峰相劳苦,却疑天外有知音”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艰辛,又渴望与心灵知音的共鸣。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丰富而深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断崖幽洞白云深:描绘了高耸的悬崖和深邃的洞穴,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
- 缥渺仙槎无古今:仙舟的轻盈模糊,似乎超越了时间的界限,象征着对永恒的向往。
- 飞下一峰相劳苦:形象地表达了从高处俯瞰的辛苦,体现了人生的艰辛与努力。
- 却疑天外有知音: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感叹,隐含着对灵魂知音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飞下的劳苦,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 对仗:如“断崖幽洞”和“飞下一峰”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意象:仙舟、白云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真实交错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苦难的感悟,体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 断崖:象征着生命的险境与挑战。
- 幽洞:代表内心的深邃与未知。
- 仙槎:象征灵魂的超脱与理想的追求。
- 白云:寓意自由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槎”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超凡脱俗的境界
c) 劳累的工作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迷惘与追求
c) 愤怒 -
“飞下一峰相劳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享受生活
b) 感受到的艰辛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超凡脱俗的境界
- b) 迷惘与追求
- b) 感受到的艰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游山西村》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右双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陆游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理想,王维则更多地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自我反思。两者在风格上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