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时间: 2025-01-17 10:02: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作者: 张说 〔唐代〕
六龙鸣玉銮,九折步云端。
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
百谷晨笳动,千岩晓仗攒。
皇心感韶节,敷藻念人安。
既立省方馆,复建礼神坛。
扈跸参天老,承荣忏夏官。
长勤百年意,思见一胜残。
白话文翻译:
六条神龙在玉銮车上鸣叫,九曲山路通向云端。
南边的河流浮动得近在咫尺,北上的山路却显得艰难。
羽毛装饰的仪仗映照着松树和雪,戈甲铠甲带来了春寒的气息。
百谷在清晨的号角声中欢动,千山在晓光中整齐排列。
皇上感受到美好的时节,表达着对人民安居乐业的关怀。
已在省方馆建立了官署,又重新建起了祭神的坛庙。
随驾的老者仰天而立,承受着夏季的荣光。
我长久地心系百年的理想,期待能见到一番盛景的到来。
注释:
- 六龙:古代对皇帝的象征,表示权威和尊贵。
- 玉銮:指玉制的华贵车驾,象征皇权。
- 九折:形容山路曲折,行走艰难。
- 羽仪:指仪仗中的羽毛装饰,象征华丽。
- 戈甲:古代士兵的武器和铠甲,带有军队的气息。
- 百谷晨笳:百谷在清晨的号角声中,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生机。
- 省方馆:指地方官府。
- 敷藻:美化、装饰的意思,表达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约665年—730年),字公弼,唐代诗人,官至中书侍郎,擅长诗歌,尤其以边塞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作品常涉及历史、政治和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官场的思考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唐代盛世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安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其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诗中提到的太行山,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艰难的奋斗过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雄伟的自然景观和华丽的朝廷仪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和国家前途的思考。开头的“六龙鸣玉銮”和“九折步云端”以生动的意象引人入胜,表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壮丽。接着通过“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描写自然环境的对比,暗示了追求理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则把自然景色与人事相结合,表现了春天的生气与军事的严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百谷晨笳动”和“千岩晓仗攒”,诗人传达了对生机勃勃的自然与军队整齐的感慨,暗示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理想和愿望。他希望在自己长久的努力中,能够看到一番盛景,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事的辉煌,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的执着与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龙鸣玉銮:六条神龙在皇帝的玉制车驾上鸣叫,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 九折步云端:九曲山路通向云端,形容行走的艰难与伟大理想的遥远。
- 河络南浮近:南边的河流近在咫尺,象征着自然之美的易得。
- 山经北上难:北上的山路艰难,暗示追求理想的艰辛。
- 羽仪映松雪:华丽的仪仗与自然景色交相辉映,展现出和谐之美。
- 戈甲带春寒:武器铠甲带来的冰冷,暗示着军事和政治环境的复杂。
- 百谷晨笳动:自然界的生机,表现出清晨的活力。
- 千岩晓仗攒:晨光中整齐排列的山岩,象征着国家的富饶和安宁。
- 皇心感韶节:皇帝对美好时节的感受,表现对人民的关心。
- 敷藻念人安:表达对人民安定生活的期望。
- 既立省方馆:已在地方建立了政府机构,体现治理的努力。
- 复建礼神坛:重修祭神的坛庙,显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扈跸参天老:随驾的老者仰天而立,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
- 承荣忏夏官:承受着夏季的荣光,展现官员的责任与荣耀。
- 长勤百年意:长久以来心系百年理想,表达追求理想的执着。
- 思见一胜残:希望能见到理想的实现,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排比:通过分句的重复,强调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人民安居的向往,体现了高远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龙:象征皇权,代表国家的尊严与威望。
- 九折山路:象征理想追求的艰难与复杂。
- 羽仪:象征华丽的仪式,代表文化与传统。
- 戈甲:象征军事与权力,暗示社会的秩序。
- 百谷:象征自然的丰收与生机,代表人民的富饶。
- 千岩:象征国家的壮丽与稳定,暗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六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皇权威严
- C. 军事力量
- D. 人民生活
-
填空题:诗中提到“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这句描绘了___的对比。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人民安定生活的期望。 (对/错)
答案:
- B. 皇权威严
- 自然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更侧重于个人感受。
- 李白《庐山谣》:关注自然与自我的关系,表现出更浓厚的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