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寿)》

时间: 2025-01-01 23:30:15

相门出相,和气浓春酿。

传家冠珮云台上。

庞眉扶寿杖。

绿发披仙氅。

星两两。

泰阶已应升平象。

玉砌兰芽长。

定向东风赏。

添彩袖,褰罗幌。

丝簧俱妙手,珠翠争宫样。

江海量。

年年醉里翻新唱。

意思解释

千秋岁(寿)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原文展示:

相门出相,和气浓春酿。
传家冠珮云台上。
庞眉扶寿杖。
绿发披仙氅。
星两两。
泰阶已应升平象。
玉砌兰芽长。
定向东风赏。
添彩袖,褰罗幌。
丝簧俱妙手,珠翠争宫样。
江海量。
年年醉里翻新唱。


白话文翻译:

相门的后代出众,春天的气息浓厚如美酒。
家传的冠冕和佩饰在云台上闪耀。
白眉老者扶着长寿杖,
绿发披着仙人的衣袍。
星星点点,
王朝已然呈现出繁荣的象征。
玉石铺就的台阶上,兰花芽儿茁壮成长。
定向东风来赏赐。
彩色的袖子飘舞,轻轻掀起帷幕。
丝弦乐器的演奏技艺高超,珠翠争辉,宛如宫廷的饰品。
江海的气度宽广无边。
年年在醉意中翻唱新的歌谣。


注释:

  • 相门:指显赫的家族。
  • 冠珮:古代官员或贵族的头饰和佩饰。
  • 庞眉:白色的眉毛,象征长寿。
  • 绿发披仙氅:长寿者的形象,仙人装束。
  • 泰阶:象征着国家兴盛的台阶。
  • 玉砌兰芽:形容环境的优美,兰花的生长象征着繁荣。
  • 丝簧:古代乐器,代表音乐的美妙。

典故解析:

  • 春酿: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和生机。
  • 东风:象征着春风,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 江海量:古代诗歌中常用来形容宽广的胸怀,象征着大气和包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观,富有生动的形象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天,表达了对长寿和繁荣的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天象征新的开始,词中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节日的欢庆氛围。


诗歌鉴赏:

《千秋岁(寿)》通过对春天和长寿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头的“相门出相,和气浓春酿”便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和繁荣。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象征和意象,表现出对长寿的祝愿。白眉、绿发的形象,结合“扶寿杖”,描绘出一个仙人般的长者,体现了对健康和长寿的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推进,从家庭的和气到社会的繁荣,再到个体的长寿,形成一个完整的祝愿体系。结尾处“年年醉里翻新唱”则透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例如,“丝簧俱妙手,珠翠争宫样”通过对乐器和珠宝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奢华的美感,也传达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门出相,和气浓春酿:出自名门的后代,和谐的气氛如春天的美酒。
  • 传家冠珮云台上:家族传承的冠冕和饰品高高在上。
  • 庞眉扶寿杖:长寿的老人扶着长寿杖,象征着智慧和长寿。
  • 绿发披仙氅:长者的形象,仿佛仙人一般。
  • 星两两:点点星光,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 泰阶已应升平象: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 玉砌兰芽长:环境优美,象征着欣欣向荣。
  • 定向东风赏:春风的到来,带来生机和希望。
  • 添彩袖,褰罗幌:节日的装扮,展示出欢庆的气氛。
  • 丝簧俱妙手,珠翠争宫样:乐器的演奏与饰品的华丽,突显出节日的热闹。
  • 江海量:胸怀宽广。
  • 年年醉里翻新唱:每年都在欢庆与欣赏中度过。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祝愿。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长寿、繁荣和美好生活的祝愿,体现了宋代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相门:象征显赫的家族和荣耀。
  • 庞眉:长寿的象征。
  • 绿发:象征着年轻、活力与长寿。
  • 玉砌:象征着美好与繁荣的环境。
  • 江海:象征广阔的胸怀与包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相门”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家庭
    B. 显赫的家族
    C. 普通人家

  2. 诗中“绿发披仙氅”描绘的是哪个形象? A. 少年
    B. 长寿者
    C. 小孩

  3. “年年醉里翻新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欢庆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寿阳曲》——王实甫
  • 《生查子(元夜)》——欧阳修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元干的《千秋岁(寿)》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注重长寿与和谐的祝愿,后者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酒的热爱。这两种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