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时间: 2025-01-01 13:31:41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白话文翻译:

松树的颜色不愿意随秋天而变,玉石的本性也无法变得柔软。
登山必须走正道,喝水要顺着水流的方向。
请求仙鹤捎信,索要云彩做衣服。
不要说仙村离得远,白白策马去招呼朋友。

注释:

  • 松色:松树的颜色,这里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玉性:玉石的天性,象征高洁和坚贞。
  • 登山须正路:指出修身养性应走正道。
  • 饮水须直流:强调做事要顺其自然。
  • 倩鹤:请鹤,鹤在古代文人中常象征神仙。
  • 衣裘:衣服,特别是用云彩做的衣服,象征高雅与非凡。
  • 仙村:仙人所居住的村庄,象征理想的境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倩鹤附书信”与中国古代对仙鹤作为信使的信仰有关,鹤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同时“仙村”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境界和长生不老的向往。这些元素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超脱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814),唐代诗人,以其作品的深邃和清新著称。其诗风常常展现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孟郊晚年,反映了他对归隐山林的渴望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超脱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头两句以松树和玉石的坚韧性格来比喻人的品格,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必须保持本性和原则。接着通过“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两句,进一步引申出修身养性要走正道的道理,表明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后两句则转向对友谊和理想生活的追求,借助倩鹤和仙村的意象,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孟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松色不肯秋”:松树保持绿色,象征坚韧和不屈。
    • “玉性不可柔”:玉石的本性是坚硬的,象征人的高洁和坚定。
    • “登山须正路”:比喻人生应走正道。
    • “饮水须直流”:强调应顺应自然和规律。
    • “倩鹤附书信”:请求仙鹤送信,寓意对友人的思念。
    • “索云作衣裘”:向往用云彩做衣服,象征理想生活。
    • “仙村莫道远”:不应以距离远近来看待理想生活。
    • “枉策招交游”:白白奔波去交友,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松色、玉性比喻人的品质。
    • 拟人:鹤被赋予了寄信的能力,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坚持本性、走正道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松色:象征坚韧与不屈。
  • 玉性:象征高洁与坚定。
  • 倩鹤:象征信使与长寿。
  • 仙村:象征理想境界与超然物外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松色不肯秋”中的松色象征什么?

    • A. 坚韧不拔
    • B. 柔软温和
    • C. 随波逐流
    • D. 无所事事
  2. 诗中“饮水须直流”强调的是什么?

    • A. 顺应自然
    • B. 自我放纵
    • C. 追求奢华
    • D. 逃避现实
  3. “倩鹤附书信”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健康
    • C. 长寿与高洁
    • D. 权力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诗作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更多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孟郊的诗则更注重人内心的坚韧和对理想的执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